記者日前從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為促進水產養殖增產豐收,該區今年水產養殖業首次推進并完成了全區白對蝦苗病害檢測、白對蝦互助保險推進、澳洲淡水龍蝦新品種試養、水產養殖尾水處理試點等工作。
據了解,錢塘區水產養殖面積2.06萬畝,年產量7800噸,年產值近3億元,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中華鱉及四大家魚等。為加強水產種苗管理,提高水產種苗質量,提升漁農養殖效益,今年上半年,該區依托省級技術服務優勢,為白對蝦苗淡化場進行了淡化苗種檢測服務,這是錢塘區首次開展白對蝦苗檢測。今年共計檢測白對蝦淡化苗49批次,合格40批次,合格率為81.63%,有效前置防控病害,保證產量。
該區同步推進水產養殖互助保險試點工作,開展保險風險兜底保障,實施養殖面積與保險費用掛鉤,全年度累計獲得保險理賠52萬余元。根據養殖場分布情況,該區首次將3家規模較大的養殖主體納入全國水產養殖病情測報點,定期掌握養殖過程病害發生情況,如實向全國水產養殖病害監測系統報送白對蝦病害發生狀況,為全國水產病害研究提供基礎數據。
去年,該區結合白對蝦養殖周期特性,邀請專家就病蟲防治、水產養殖標準化管理、漁藥規范使用等對全區養殖戶進行了培訓,并將養殖主體的技能提升培訓納入農村實用人才重點培育計劃。通過授課,讓養殖戶掌握了更高效科學的養殖經驗和病害防治辦法,從而提高了水產養殖效益。
下一步,該區將加強養殖生產管理和規范化建設,推動項目、資金、人才等要素充分聚集,加強技術指導,促進產業多元化轉型,引進更多適合錢塘區養殖的水產品新品種,豐富錢塘區農產品品種、提升區域農產品品質,拓寬消費者的選擇渠道,為創建共同富裕示范區添磚加瓦。(記者李軍華 通訊員李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