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 深度觀察 > 正文

    超八成消費者知曉應當清淡飲食 加強“三減”科學指導

    2021-11-29 16:30:14    來源:中國食品報    

    我國健康成人的體質指數BMI應在18.5—23.9,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調查顯示,42.86%的消費者體重處于健康水平,但依然有超兩成(22.50%)消費者超重或肥胖(BMI>24.0)。考慮到有30.48%的消費者對體質指數不了解,可能實際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更多,這與《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的情況基本吻合。

    在衡量肥胖程度時,體重是最直觀的指標,BMI則能反映體脂增加的百分含量。調查顯示,不了解什么是體質指數的青年達到了29.21%。其中,高學歷人群則更加關注這一指標,體重健康者占比最高,且不了解體質指數者占比最低。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g;烹調油攝入量應控制在25—30g;添加糖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本次調查顯示,三道題正確率最高不超過三分之一,大多數消費者不知曉鹽油糖建議攝入量。相比之下,消費者對食用鹽建議攝入量的掌握情況相對較好。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2%和30%。”可見,消費者的健康素養提升仍任重道遠。

    日常飲食有了“三減”意識

    外賣高熱量重口味依然常見

    部分消費者高度依賴外賣和在外就餐調查顯示,過去3天,超過七成消費者曾在外就餐或點外賣(不含早餐)。21.63%消費者高度依賴外賣和在外就餐,17.59%消費者平均每天都有1—2頓飯選擇在外就餐或點外賣,還有4.04%消費者幾乎頓頓都在外就餐或點外賣,在這4.04%消費者中,男性是女性的2.93倍。

    在外就餐或點外賣選擇以“吃飽”為主調查顯示,在外就餐或點外賣時,消費者更偏好“面、米線、餃子、餛飩”,“盒飯、蓋飯、炒飯”,“麻辣燙、麻辣香鍋、火鍋”等高碳水、高熱量菜品,而“重口味”菜品為常見選項。

    男性和女性在選擇食物時存在一定差異。除最受歡迎的面線類菜品之外,男性消費者更喜歡“盒飯、蓋飯、炒飯(52.2%)”,而女性消費者則更偏好“麻辣燙、麻辣香鍋、火鍋(40.49%)”。調查同時發現,近20%的消費者首選“面包、甜點、奶茶”,這其中三分之二為女性。此外,消費者的選擇存在地域差異,上海消費者喜歡點“輕食、沙拉”(24.55%);而北京消費者喜歡點“漢堡薯條、比薩意面”(24.87%);而最喜歡點“面包、甜點、奶茶”的為廣州消費者(23.28%)。

    六成消費者會選“減糖”飲料,三成消費者點餐時會注意“三減”調查顯示,點飲品時,58.16%消費者會主動要求少糖或無糖;點餐時,31.47%消費者會主動要求商家少放鹽、油、糖。

    兩成消費者習慣以咸菜等高鹽食品佐餐,北京、重慶、浙江居首咸菜、醬料是家庭常見的“隱形鹽”來源之一,有16.23%消費者經常以之佐餐,另有4.2%消費者每天食用。交叉分析顯示,最愛吃小菜/醬料的是北京、重慶、杭州的居民;而最不愛吃這類高鹽食品的是西安和深圳居民;令人意外的是,盡管“四川泡菜”聞名遐邇,但大部分四川消費者卻并不經常以小菜佐餐,只是偶爾食用(77.81%)。

    多數兒童在就餐時不喝飲料僅有少數兒童在吃飯時會喝飲料。交叉分析顯示,相對于選擇含糖飲料的家長,為孩子選擇無糖飲料的家長掌握科學三減相關知識的情況更好,健康素養更高。

    大部分兒童以蔬果、奶制品、堅果為零食兒童在家常吃的零食排名前三分別為“水果、能生吃的新鮮蔬菜”(61.85%)、“牛奶、酸奶、奶酪等”(51.48%)、“堅果,如瓜子、花生、核桃等”(32.33%),這些零食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

    由于本次調查在夏季進行,因此有29.84%家庭選擇冰淇淋、雪糕作為孩子最常吃的零食之一,僅次于堅果類。調查同時發現,選擇“餅干、面包、蛋糕”“含糖飲料”“薯片、爆米花、蝦條等”作為孩子在家常吃零食的家庭分別為24.75%、18.84%和17.28%。

    超八成消費者知曉應當清淡飲食

    但限油限鹽工具使用不足

    煸炒、爆炒是家庭最常用的烹調方法家庭廚房最常用的烹調方法分別為“煸炒、爆炒”(63.89%)、“紅燒、燴燜”(49.79%)、“煨燉、煲湯”(47.88%),緊隨其后的是“清蒸、白灼”(47.41%)。在調查結果中排名前三的烹調方法可能會使用更多的鹽、油、糖。女性更愛使用“涼拌”這種可減少烹調油攝入量、相對清淡的烹調方法,但“涼拌”在家庭廚房的出現頻率則僅為24.31%。隨著家庭月收入范圍的增高,選擇“清蒸、白灼”的家庭由34.83%增加至50.99%。

    人們普遍認為“煲湯”更加養生,根據調查結果,過半數女性在日常烹飪中經常“煨燉、煲湯”。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烹調方法可能反而會使用較多的鹽,也會因為湯中浮油而導致油脂攝入過多。此外有17.18%消費者最常用的烹調方法是“煎、炸”,這種方式很容易攝入過多油脂,增加超重及肥胖風險。

    超過八成消費者知道應該清淡飲食83.84%消費者知道應該清淡飲食。調查同時發現,超重人群在此方面的意識則較低一些。但結合消費者對“三減”知識尚掌握不足的情況,可以推斷——盡管消費者對健康越來越關注,但消費者的清淡飲食行為與意識之間仍存在著差距。

    不到四成家庭使用限鹽勺限鹽勺可以有效量化烹飪用鹽的使用,幫助消費者合理控鹽,但消費者很少有使用限鹽勺的習慣。調查顯示,51.92%的家庭不使用限鹽勺,甚至還有11.77%家庭根本不了解限鹽勺。

    多數消費者習慣用調味品提鮮,三成消費者使用減鹽醬油醬油、雞精、味精等是家庭廚房中常用的提鮮調味品,它們的呈味物質主要是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鈉鹽,在提供相同程度鮮味的同時,鈉的攝入量更低,有助于減鹽。

    醬油是烹飪過程中提鮮的首選,也是鈉的重要來源。調查顯示,96.28%的家庭有使用醬油調味的習慣。在消費者日??佧}過程中,選擇減鹽醬油有助于控制鈉的攝入,本次調查顯示,已有34.04%家庭主動選擇減鹽醬油。雞精和味精深受消費者喜愛,經常使用雞精、味精的家庭中,選擇“多數菜使用”或“每道菜都會使用”的家庭分別占比33.63%和23.64%。

    過半家庭烹調用糖調味,僅一成左右家庭使用甜味劑很多家庭在烹調時有使用糖給食物調味的習慣。調查顯示,54.92%家庭在烹飪時使用糖調味,其中,每道菜都要用、多數菜使用的家庭分別占比5.74%、19.76%。從地域來看,上海消費者最嗜甜,68.53%的上海家庭烹飪時用糖,且34.53%上海家庭用糖頻率較高。

    甜味劑在食品、飲料行業中很常見,是糖的一種替代品,它可以提供甜味,但能量很低或者不含能量。本次調查顯示,有12.82%消費者在家庭烹飪過程中也使用木糖醇、赤蘚糖醇等甜味劑,且這些家庭多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六成家庭烹飪時使用動物油,僅三成家庭使用“限油壺”調查顯示,59.21%的家庭在烹飪時使用動物油,且有16.71%家庭使用頻率較高(選擇“每道菜都要用”“多數菜使用”),使用頻率較高的家庭多位于廣州和川渝地區。在被調查家庭中,僅有30.13%家庭使用限油壺,12.54%家庭不了解限油壺。

    加強“三減”科學指導

    促進食業轉型升級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科信中心發布城市家庭烹飪建議:

    建議消費者合理搭配膳食,培養清淡口味目前,我國居民超重和肥胖現象較為普遍。建議消費者平時要學會了解和掌握自身BMI和腰圍情況,并養成合理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在外就餐或點外賣時,要根據一起就餐的人數合理點菜,促進健康并減少浪費;同時,注意葷素搭配,盡量多點清淡口味菜品,少點一些重口味菜品;并逐漸養成要求商家少放鹽、油、糖的習慣。在家庭烹飪時,多使用限油壺、限鹽勺等健康支持工具及減鹽醬油、甜味劑等“三減”產品,多用蒸、煮、白灼和涼拌等健康烹飪方式,少吃煎炸燒烤食品,減少動物油脂使用,選擇低糖食品或者無糖食品,鼓勵兒童多飲水,盡量選擇無糖飲料,改善生活習慣,做到“科學三減”。

    建議餐飲行業繼續加大“三減”產品研發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選擇餐飲行業應將食堂、餐廳融入更多營養元素和科學就餐的指導,多開發美味、營養、清淡的新菜品,給消費者提供菜品低鹽、低油、低糖選項,并推出不同分量菜品,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減少食物浪費。

    建議調味品行業開發并著重推廣“三減”產品隨著健康中國行動的推進,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漸覺醒,應充分認識到消費者的營養健康水平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方面,調味品企業應加大低鈉鹽、減鹽醬油、甜味劑等“三減”產品研發推廣力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另一方面,調味品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應加強“三減”相關知識宣傳,幫助消費者正確選擇健康產品,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合理膳食、科學三減是保證健康的基礎,也關系到千家萬戶和居民整體營養健康狀況。不合理的膳食行為,特別是高鹽、高油、高糖攝入是影響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合理膳食行為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發展。目前我國消費者對飲食健康日益重視,但依然缺乏“三減”的科學指導。并且,消費者對“三減”產品的選擇行為會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因此建議在政府指導下,社會各界共同行動,充分調動科學家、企業及行業等各方力量,加強“科學三減”宣傳引導,促進消費者更關注營養健康、企業更積極進行產品健康升級,同時在未來制定“三減”相關健康政策時,以家庭廚房為中心,讓“科學三減”真正地進入每個家庭廚房中,更好地推進健康中國行動。

    上一篇:深圳將于2022年1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有利于吸引勞動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