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鄭州市國棉三廠家屬院內,張貼了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政府關于改造國棉三廠的征收補償方案,正式公開征求居民意見。國慶前夕,在征求各方意見之后,中原區人民政府正式下達了《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政府房屋征收決定》(簡稱“《決定》”)。
風雨飄搖近七十載,坐落于中原區繁華地段的老舊生活區,即將洗盡沉疴,煥發新生。
國棉三廠生活區征收方案發布
棉紡路隔開的南北兩邊,國棉三廠老廠址屹立在道路北側,紅磚墻沉穩地宣告著曾經的輝煌;而走進道路南邊的家屬區,鱗次櫛比排列著的是明顯屬于不同時期建設的居民樓,最“年輕”的也有二三十年了。
本次改造,整個國棉三廠生活區,都要納入改造范圍?
《決定》顯示,這次改造,主要是針對國棉三廠生活區內存在安全隱患且具有建筑特色、具有文化保留價值的蘇式建筑群區域,主要涵蓋臨三廠中街兩側及生活區北側兩個蘇式建筑群圍合區域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屬物實施征收。
除了征收范圍的劃定,《決定》中還對征收人、征收部門及征收實施單位,征收補償依據、被征收房屋及附屬物的屬,以及居民最關心的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說明,并提供詳細的《鄭州國棉三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簡稱“《方案》”),供居民對照查看。
10月9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國棉三廠家屬區。
已近深秋,一進入生活區,只見并不算寬敞的道路上方,等距懸掛著宣傳征收的紅色條幅。道路兩旁的各房屋墻壁上,也貼有詳細的《決定》和《方案》等內容,不時有人上前瀏覽。在生活區維持交通的一名保安說,此次負責征收工作的綜合改造項目指揮部,已經搬到棉紡路北側的國棉三廠老廠址內,已經有居民前去簽訂合同。
居民可選擇貨幣補償或產權調換
住在綠化西街附近的李女士說,父母年紀大了,上下樓梯不方便,“《方案》里說,補償方式要么選擇貨幣補償、要么選擇產權調換,我們房子八九十平方米,補錢的話,換個電梯房,父母出行也方便。”
吳女士家所在的四層樓于上世紀70年代建造,那時候建筑條件差,房屋質量不好,屋內墻壁不能釘釘子,一釘就漏沙子。吳女士說,自家所在的單元一共8戶人家,全部都同意改造,其中7戶選擇貨幣補償,只有她家選擇產權調換,“《方案》里寫明了幾個可供選擇的小區,我們需要按照現在房子的面積和補償比例,選擇置換新房。”
在《決定》中,河南商報記者留意到,對生活區內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進行征收,是此次的主要目的。棉紡路街道辦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通過這次征收,如果可以改善老居民們的生活條件,也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那么,這次征收,在貨幣補償或產權調換方面,都采用了什么標準呢?
《方案》的第七部分,詳細說明了補償內容和標準。
首先,對于申請貨幣補償的居民,按被征收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上浮30%給予補償。
以家住蘇式三層樓的劉大爺為例,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評估公司給出的價格,一平方米為13000元左右,“上浮三成,在每平方米17000元左右。”
此外,如果居民選擇產權調換,以住宅類舉例,則分兩種方式安置。
如果被征收房屋所有權證未注明套內面積,按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上浮20%進行安置,上浮部分不計價;如有所有權證注明套內面積,按照套內面積安置。
以上是被征收房屋價值,除此之外,搬遷費、臨時安置費、室內裝修裝飾補償的細則,均在《方案》中一一體現。記者張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