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7月17日,我校應屆畢業生中已有2661人就業上崗,貧困地區生源和建檔立卡生源的就業安置達100%。”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工會主席熊振倜說,為盡可能減小新冠肺炎疫情對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影響,該校提前謀劃,搶占畢業生安置先機,目前慢就業、未就業的畢業生還剩173人,占畢業生人數的5.41%。
記者了解到,這只是湖南高職院校在特殊時期全力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一個縮影。為做好后疫情時代的學生就業工作,湖南各高職院校積極應變,充分發揮產業對接及校企深度融合的優勢,為企業輸送對口的急需人才,穩定學生就業的同時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熊振倜表示,該校除了調整財務預算增加就業經費,對建檔立卡、就業困難和湖北籍學生群體采取“一生一策”精準幫扶外,還主動出擊,利用電話、QQ、微信、釘釘等方式聯系學生,摸清就業創業情況和返工返崗情況。
熊振倜介紹,通過精準對接地方人社部門、企業招聘部門,該校開啟云就業招聘模式,推出汽車制造業專場、精密加工專場等15場線上招聘會。同時,校企合作引入的大批在校內共建培訓基地的企業,也為畢業生積累了大批優質就業崗位。“學校3197名應屆畢業生中,除245人選擇‘專升本’,118人報名應征入伍外,僅有173人暫未就業。”
無獨有偶,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也利用多年校企融合積累下的企業資源,為學生創業就業和企業復產復工發力。知名電商平臺“興盛優選”是該校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重點項目,由孫虹喬老師具體負責。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就業創業,孫虹喬多次與“興盛優選”溝通協調,開創了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新模式——應屆畢業生利用校企合作電商平臺創業。
“短短4個多月里,寧樂和郭志義兩位同學已經開發了360個‘興盛優選’門店。”孫虹喬介紹,今年3月,2020屆畢業生寧樂和郭志義開始利用“興盛優選”平臺創業,在學校和企業的大力扶持下,他們開發的門店遍布湖南、福建、廣東、重慶,按照一個門店養活一個人來計算,他們在實現自己創業夢想的同時,至少還為同學及社會提供了360個就業崗位。
目前,長沙民政職院市場營銷專業有20位同學在“興盛優選”公司工作,抗疫期間,彭響等三位同學一直奮戰在疫情第一線,被公司評為優秀員工。
疫情發生后,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時間預估疫情對畢業生就業的不利影響,一方面讓畢業生可申請提前完成畢業設計,搶占就業先機;另一方面積極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合作平臺,學校黨政領導第一時間帶頭跑市場、跑企業,同時組織5個工作組赴100余家企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推介人才,拓寬就業市場。
獲悉疫情防控期間中聯重科售后服務工程師崗位空缺,湖南工業職院160余名應屆畢業生“組團”走上該崗位,積極支持企業復產復工,服務機械裝備制造業。(記者 徐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