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當地時間16日在受訪時表示,美國對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實施的經濟制裁,可能危及美元的主導地位。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資料圖
報道稱,耶倫16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采訪時表示,“我們實施與美元角色有關聯的金融制裁措施是有風險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會破壞美元的主導地位”。
她還扯上中俄等國聲稱,“當然,這些(制裁措施)確實讓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方面產生了尋找替代方案的想法。”耶倫還聲稱,“但美元作為全球結算貨幣的原因是,其他國家很難找到具有相同屬性的替代貨幣”。
報道提到,當被問及動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來重建烏克蘭的可能性時,耶倫稱,“俄羅斯應該為它所造成的破壞付出代價。”她還聲稱,“法律限制了我們對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的處理方式,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討論未來的可能計劃”。
近一段時間以來,去美元化浪潮就像春潮一樣悄悄而突然地席卷世界多個角落。無論是在被美國視為“后院”的拉美,還是被美國打壓的俄羅斯和伊朗,或是中東能源大國以及希望打造區域合作發展典范的東盟各國,甚至歐洲國家的能源巨頭公司,近來紛紛公布計劃或采取行動,尋求用非美元貨幣進行貿易結算。對此,美國《商業內幕》驚呼,“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霸主地位面臨巨大挑戰”。美國富豪馬斯克近日也感嘆,“美國的(對外)政策過于強硬,導致各國都想要拋棄美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本月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去美元化進程一旦開始,就不可逆轉。除非美國放棄霸權霸道霸凌,按照國際規則辦事,解決美國的債務危機、銀行危機和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起正向作用,否則美元的主導地位將難以保持下去。
另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司法部長加蘭2月3日在華盛頓與烏克蘭總檢察長科斯廷會面時表示,他已批準將沒收的俄羅斯資產轉移到烏克蘭,用于烏克蘭重建。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這樣做。對此,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2月4日發表聲明稱,美國政府決定將沒收的俄羅斯商人資產轉交給烏克蘭是公然的盜竊行為。“(美方)制造了一個天理難容的先例……開始公然竊取他人財產以牟取一時利益。”聲明稱,類似行為“正在破壞美國的投資環境”,并“向外國商人發出了信號:他們的資產不受當地法律保護,隨時可能被人以捏造的理由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