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4月3日,國家海洋預報臺同時發布風暴潮橙色警報和海浪黃色警報。據了解,這是近十年來,4月份首次拉響溫帶風暴潮橙色警報。我國是受風暴潮災害影響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風暴潮災害也是我國沿海最主要的海洋災害。
風暴潮是指由臺風、冷空氣和溫帶氣旋等強烈天氣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高現象。按照引起風暴潮的天氣系統類別,可分為臺風風暴潮和溫帶風暴潮。溫帶風暴潮持續時間有長有短,增水過程相對平穩,多發生于春冬季節,夏季也時有發生。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受出海氣旋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渤海灣、萊州灣和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將有一次較強風暴潮過程,其中重點影響時段為4月4日中午到5日中午。同時,渤海、黃海、東海將有大浪到巨浪過程。
風暴潮方面,預計4月3日夜間至5日凌晨,渤海灣將出現90厘米到200厘米的風暴增水,萊州灣將出現80厘米到190厘米的風暴增水,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將出現30厘米到80厘米的風暴增水。河北滄州市和山東濱州市的風暴潮預警級別為橙色,河北唐山市、天津市和山東濰坊市的風暴潮預警級別為黃色,山東東營市的風暴潮預警級別為藍色。
國家海洋預報臺供圖
海浪方面,預計4月3日夜間到4日白天,渤海、黃海、東海北部將出現3米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河北、山東近岸海域將出現2.5米到3.8米的大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天津、江蘇、上海、浙江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米到3.4米的中浪到大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國家海洋預報臺供圖
國家海洋預報臺提醒在上述海域作業的船只注意安全,沿海各有關單位提前采取防浪避浪措施;同時沿海相關部門加固海上漁業養殖設施,開展海堤、水閘等設施的巡查維護,做好薄弱和危險地區的海堤加固工作,做好防潮準備,并停止海邊露天集體活動和垂釣、游泳、沖浪、潛水等涉海娛樂休閑活動。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