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衛平到東陽詢問吳英案資產處置進展。(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圖)
(資料圖)
在浙江省東陽市,一名叫吳英的年輕女人曾大手筆買下近100套房產。
吳英在東陽做美容起家,后來創立本色集團,生意覆蓋酒店、廣告等領域,成為當地行事高調的富豪。
2007年,年僅26歲的吳英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逮捕。2012年5月,浙江省高院作出終審判決,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吳英死刑,緩期兩年執行。2018年,吳英再次減刑至25年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10年。
一審、二審判決書認定,至案發時,吳英實際詐騙金額為3.8億元,其剩余資產為1.7億元。另外,法院未作犯罪認定的欠款還有約2億元。
案發后,包括房產在內連同吳英的其他資產成為債權人的希望。他們從義烏、上海、杭州等地年復一年地匯聚到東陽,催促資產處置盡快完成。
僅在東陽市漢寧西路280號,吳英就曾擁有超過40套房產。2023年3月底,這座大樓沿街的櫥窗上被新業主張貼了“旺鋪招租”的告示。兩年前,這批房產被拍賣出去。
距終審判決已過10年,吳英在東陽所購的房產都被處置完畢。然而,吳英的債權人仍未等到一個結果,也沒拿回一分錢。
躲避債主
2023年3月,南方周末記者與林衛平見面時,他開著向熟人借來的車。出事前,他名下有寶馬等4輛車。
據吳英案一審、二審判決書,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間,吳英先后從林衛平等11人處非法集資77339.5萬元,至案發前尚有38426.5萬元無法歸還。
其中,僅林衛平一人就為吳英提供了約4.7億元的資金,至案發時,吳英仍欠林衛平約3.2億元。
林衛平曾在義烏市文化局工作,這幾年在做裝修建材的小生意。坐在辦公室里,林衛平回憶,當初吳英找他借錢是想投資一個在湖北荊門的房地產項目。
快55歲的林衛平嫻熟地為來客沏茶。他戴著金絲框眼鏡,穿著球鞋,講話很客氣,看不出曾運作過數億資金的氣勢。
案發前,林衛平就察覺到一些“不可控”的跡象,比如吳英在東陽砸錢做“本色一條街”、舉辦“買床上用品送家電”的活動、到寺廟里捐錢等。在他看來,這些都與荊門的投資沒有直接關系。
2007年2月7日,吳英在首都機場被刑事拘留。兩日后,林衛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東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據東陽市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決書((2008)東刑初字第790號),林衛平吸存的來源包括71人和1家單位。出獄后,林衛平被追債,還曾被一位債權人打過。
上述判決書顯示,林衛平從陳全寅處吸收的金額最大,合計1.36億元。陳全寅長著八字濃眉,以前是義烏頗有名聲的放貸人。
南方周末記者到達陳全寅的辦公室時,他正躺在沙發上休息。陳全寅醒來后先點了一支煙,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自己幾乎每天都在辦公室,靠借錢過日子。當南方周末記者問起生意等情況時,陳全寅顧左右而言他。
陳全寅等人借給林衛平的資金也是從各方吸存而來。這些年來,陳全寅也要躲避債主,現在他是失信被執行人,行動受到限制。
當天,南方周末記者還見到了林衛平的另一位債權人。他表示,自己出門看到債主的車牌號都會躲開。出事后,他的孩子受到影響,后來沒有繼續上學。
這位債權人埋怨,林衛平這幾年催款“不夠努力”。南方周末記者曾詢問林衛平借給吳英的資金中是否有他自己的錢,林衛平沒有回答。
房子被拍賣了
據吳英案二審判決書,吳英的債務實際有四大類。
一是從林衛平等11人處非法集資的3.8億元,二是未支付給珠寶商方黎波的貨款,三是用房產向王香鐲等5人抵押借款未還的5619萬元,四是因公司裝修、進貨等尚欠相關單位和個人2034萬余元。
在2014年新華社的專訪中,東陽市政府透露過,吳英案涉及受害人和債權人達四百余人。但是,林衛平等11人以外的債權人較少被提及。
吳英案二審判決書顯示,2006年10月,吳英以做珠寶生意為名從方黎波處購進標價1.2037億元的珠寶,僅支付貨款2381萬元。
2023年3月,這位杭州商人在電話中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現在他才是吳英最大的債權人。
據方黎波計算,截至2022年9月,吳英拖欠的貨款與違約金加上遲延履行期間的加倍債務利息合計約5.3億元。
吳英被捕后,方黎波迅速提起訴訟。因為是本色集團出具的欠條,訴訟期間,方黎波申請法院對本色集團名下89套房產與股權予以財產保全,并在2008年3月得到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保全事項通知書。
同年6月,方黎波勝訴,隨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報紙上刊登拍賣公告后,方黎波表示,東陽方面以吳英的刑事案件未結為由阻止了拍賣。
一審、二審均未將本色集團列為被告。對此,吳英也曾有過質疑。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定書((2018)最高法行申8237號)顯示,吳英認為東陽市不返還被扣押珠寶的行為違法。
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生效刑事判決書認定本色集團及所屬公司實質上是吳英非法集資的工具。東陽市公安局對本色集團涉案財產等進行查封、扣押,系依據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法院裁定駁回吳英的再審申請。
由于無法執行拍賣,方黎波唯有在每一次財產保全到期后,申請續保。2022年,方黎波要求繼續保全,但這次沒有成功。他打電話去東陽市法院詢問,才得知房子被拍賣了。
“房子賣掉的話,你應該把錢保全起來,對吧?沒有。”在方黎波看來,房產拍賣應經過保全人的同意。
這些位于東陽的房產被拍賣時,在上海的王香鐲也很郁悶。
王香鐲和家人在金華市經營著一家生產保溫杯的企業,當時她手上有一筆3000萬元的資金想用于投資。通過熟人與吳英相識后,她在2006年11月、12月和2007年1月分三次借給吳英合計2900萬元。
根據三份借款合同,吳英共將58套位于東陽的房產抵押給王香鐲,約定月息2.2%。雙方最后一次簽訂借款合同時,距離吳英被捕不到3周。
王香鐲有時住在工廠旁的獨棟住宅里。2023年3月下旬,在面向湖景的客廳里,王香鐲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是一筆合法且安全的借貸:辦好了他項權證、約定的利息也在國家保護的范圍內,沒想到會出事。
2016年,王香鐲在上海起訴本色集團,并勝訴。隨后,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啟動對上述房產的評估拍賣程序。但王香鐲表示,由于這些房產已被東陽方面貼了封條,法院一直未能執行。
采訪中,王香鐲拖來一只行李箱,打開后,58套房產的土地證、房產證和他項權證躍入眼簾。王香鐲表示,這58套房產最終由東陽市公安局拍賣。這意味著,這些證書已變為一堆廢紙。
東陽市漢寧西路280號,吳英曾在此擁有超過40套房產。(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圖)
跟蹤困難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上的多位債權人均提到,他們在跟蹤資產處置一事上遇到了困難。
2023年3月的一個工作日,林衛平和王振興的兒子一同前往東陽市信訪局。王振興是林衛平的債權人之一。
王振興的兒子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的父親已經70歲,但這些年仍常往返義烏和東陽。加上利息,王振興還背著七八百萬元的債務,此前為還債已賣掉房子。
驅車去東陽的路上飄著雨,南方周末記者留意到,林衛平的情緒比較消極,重復說著“沒用的”這3個字。
林衛平報出身份證信息后,信訪局的系統顯示,他上一次到訪時間是2022年11月。
最先接待林衛平的工作人員表示,資產處置是由法院負責的。聽到后,林衛平很不滿,他告訴這位年輕的工作人員,這個答復是錯誤的,資產處置小組是由政府牽頭的,他需要見到負責人。
另一位稍年長的工作人員勸林衛平別為難對方,林衛平只好換個窗口咨詢。負責法院信訪的工作人員在打了一通電話后,指示林衛平去找公安。
最終,一位負責公安信訪事宜的工作人員告訴林衛平,不久前市里開會討論過吳英案資產處置一事。
最初,吳英案資產處置的效率很高。吳英在北京被拘僅3日后,東陽市政府就在報紙等媒體發布公告稱,已責成相關部門組成清產核資組。
2008年3月6日,吳英案還在審理階段,《東陽日報》上就登出一張有關30輛機動車的拍賣公告。一審、二審期間,不斷有拍賣公告出現在當地的報紙上。
2012年5月21日,在作出終審判決的同日,浙江省高院發言人就吳英案重審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上述拍賣公告被證實與吳英案有關。
2014年9月,東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成立吳英案資產處置小組后,邀請了林衛平等5名債權人代表成立監督小組,對資產處置進行監督。
林衛平表示,他和東陽市資產處置小組的一位前負責人保持通訊,所以對每次拍賣的情況比較了解。自2022年下半年起,對方退休,林衛平開始通過東陽市信訪局了解資產處置的進程。
“搞得神神秘秘的。”方黎波表示,他是監督小組的成員,但資產處置小組沒有按他的要求提供資產清單,也未通知他有關拍賣的事宜。在資產處置小組更換第一任負責人后,他一直是向東陽市法院了解情況。
王香鐲也表示,她曾和律師到東陽找相關部門,但溝通不順利。
吳英抵押給王香鐲的房產,王香鐲一直保存著相關證書。(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圖)
處置未結束?
吳英案的資產處置究竟到了哪一步?
2012年,浙江省高院曾公開吳英案的資產清單,包括吳英購置的房產、珠寶、汽車、租用的店面房和倉庫內物資以及本色概念酒店。
2014年7月11日,浙江省高院判決吳英由死緩減刑為無期。同年9月,東陽市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公開接受媒體采訪,透露了資產處置的總體步驟為“先評估再拍賣、先變現再分配”。
這也是東陽市政府最后一次公開吳英案資產處置的情況。其中,已處置的資產得款1800萬余元,存于專案賬戶中。未處置的資產包括吳英購買的位于東陽(90套)、湖北荊門和浙江諸暨的合計109處房產以及珠寶。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2018年至2021年,東陽市公安局通過淘寶網的司法拍賣平臺每一年分別處置了6套、44套、6套、34套房產。截至2021年9月,90套位于東陽的房產全部拍賣完畢,合計得款約2.02億元。
上述房產拍賣不算順利,有時出現一拍或二拍流拍的情況。東陽市公安局多次采取打包拍賣的方式,例如,曾一次性打包拍賣24套房產,起拍價約3000萬元。
林衛平表示,其余房產也已處置完畢。其中,荊門房產的拍賣是在2019年完成的,他說自己當時在拍賣現場。
荊門的部分房產此前由吳英控股的公司在收租。在東陽市塘下村,吳英的父親吳永正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荊門的房產已被拍賣。
2023年3月,吳英案判決書中確認的11位債權人之一冒雨到東陽市公安局詢問資產處置的進程。這位債權人在電話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得到的答復是只剩下珠寶未處理。
“這么多年了,我們來來回回也不知道有多少趟了。”當南方周末記者問起之后有何打算,這位債權人卻回憶起這些年的跋涉。
不過,方黎波提供了另一種說法。他表示,珠寶早已被處理掉,他沒有阻止資產處置的進程。
即使資產處置完畢,方黎波等人也有擔心和疑惑:錢到底要怎么分?
3月24日,南方周末記者到東陽市政府聯系采訪,希望了解資產處置的分配方案。經過一天的溝通,資產處置小組還是婉拒了采訪。一位新聞辦的工作人員表示,資產處置還在推進中,等有一個清晰的結果再聯系媒體,“肯定會公平公正依法處置的”。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的債權人都對資產處置的速度不太滿意。“不但沒給我們債權人拿回一分錢,而且給我們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方黎波急切地想解決這件事。
2014年,東陽市政府曾公開表示資產未能及時變現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吳英購置的房產有抵押,導致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二是吳永正等人的阻撓。
吳永正表示,他一直是希望搞清楚吳英的資產究竟有多少,是否被賤賣。2023年3月,南方周末記者見到吳永正時,他的身體已不太好,整個人身型干瘦。
目前來看,吳英案資產中占大頭的房產已被處置。“處置完以后,你應該把錢及時地發還給債權人。”吳永正停頓了兩次,講出這段話。
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 南方周末實習生 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