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印度《印刷報》20日報道稱,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簡稱澳航)發出警告,宣稱有飛行員報告“受到來自中國軍艦的信號干擾”。不過根據《環球時報》記者20日的調查,澳大利亞指責解放軍占用民航客機專用通信頻率,造成通信不暢或受到干擾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澳方抹黑中國已經沒有底線。
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網站率先報道了這一消息。報道稱,按照澳航發布的通知,“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的民航客機在VHF頻道上受到了來自聲稱代表中國軍方電臺的干擾。”報道強調稱,VHF頻道是指“甚高頻”,涵蓋30至300兆赫(MHz)的無線電波范圍,一般用于民用航空及海事近距離通信。
澳大利亞方面還聲稱,“飛機的GPS導航信號也受到干擾,懷疑源自在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附近活動的軍艦。但飛行員被告知‘沒有與此活動有關的安全事件報告’”。澳航表示,飛行員已經得到官方指導,在類似情形下應該如何應對。“如果機組人員遇到這種干擾,他們應該繼續通過指定的許可進行跟蹤,并向ATC(空中管制局)報告。”該指導表示,“在飛機著陸后,必須提交一份報告,描述事件或任何其他異常活動的詳細信息。”
報道還表示,國際航空公司飛行員聯合會(IFALPA)本月早些時候發表了一份聲明,證實他們已經獲悉一些航空公司和軍用飛機聽到呼叫。這份聲明顯示,“IFALPA已經獲悉一些航空公司和軍用飛機在121.50或123.45頻道被太平洋地區的軍艦呼叫,特別是在南海、菲律賓海和印度洋東部。”“在某些情況下,需要為飛行提供航線引導,以避開軍艦上空。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雷達高度表也可能受到干擾。”報道還宣稱,“IFALPA正在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和空中導航服務提供商(ANSPs)合作,以確保各方都遵守我們的程序,并防止今后再次發生此類事件。”
盡管沒有拿出任何證據顯示這些干擾信號來自中國,但該報道仍將所謂的“中國軍艦信號干擾民航飛機事件”與中國正在持續回擊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奧庫斯”潛艇交易聯系在一起。根據美英澳三方簽署的“奧庫斯”安全協議,澳大利亞將購買8艘核潛艇,預計耗資最高達3680億澳元,外界普遍認為該協議的根本目的就是針對中國。
一名相關專業人士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澳航及報道提到的其他相關部門對中國的指責完全是無稽之談,“抹黑解放軍完全無底線”。該人士介紹說,澳大利亞方面指責解放軍占用民航飛機專用通信頻率、造成通信不暢或受到干擾的說法非常不專業,簡直是“受迫害妄想癥”。
他介紹說,2014年在青島召開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上,通過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明確規定,121.50頻道是國際通用的公共應急頻道,艦船對航空器,航空器對航空器都可以在需要的情形下使用該頻道進行通聯。“比如艦艇之間在海上相遇,會用該頻道進行互相問候、溝通;在航空器與艦艇之間距離太近時,也會詢問意圖,避免誤解誤判。除了121.50之外,123.45是一個備用頻道。”
而民航客機無論是和地面塔臺還是其他部門進行業務通聯都有固有頻道,“無論是哪國艦艇通過121.50或123.45頻道聯絡都不會干擾到正常業務,由此可見,以此抹黑中國艦艇的說法非常不專業。相反,倒有可能是澳航飛行員在不必要的情況占用公共頻道,并倒打一耙”。該人士還表示,從公共頻道通聯不暢進而得出衛星導航系統受干擾更是“過度發揮”。因為無論哪個國家都無法通過VHF頻段的話音通聯就能對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干擾,它們之間沒有直接聯系,在干擾原理和技術實現上都做不到,“不知道澳大利亞相關部門的結論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