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武星如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病雜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發表研究文章,報道了一位17歲時發生記憶失常,并于19歲診斷為疑似阿爾茨海默?。ˋD)的病例,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患者。
根據研究小組提供的資料顯示,該患者在就診前兩年開始出現在學習時注意力難以集中,一年后,短期記憶喪失明顯,無法回想起前一天發生的事或個人物品的存放位置,閱讀困難,反應緩慢。隨著病程進展,記憶力進一步下降,經常丟失個人物品,記不清自己是否吃過飯,難以完成學習內容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由于記憶下降嚴重,他的學習成績從之前的中等以上水平下滑到班內末位,無法完成學業,不得不從高中退學。
賈建平教授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主任,長期從事神經變性病、阿爾茨海默病和相關癡呆的臨床、科研與教學工作。
賈建平團隊對該患者進行診治的過程中發現,患者的主要表現為記憶衰退,尤其是情景性記憶,韋氏記憶量表和聽覺詞語學習測驗評估也支持了這一結果。此外,該患者沒有家族遺傳病史,找不到其他引起記憶障礙的病因如遺傳、感染和系統性疾病。經過全基因組測序,未發現該患者攜帶任何風險或致病基因突變,排除了家族性AD的可能,其發病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研究小組對此病例的診斷為“疑似AD”,原因是仍有部分評估結果不符合AD的國際公認診斷標準(NIA-AA)。此外,該文章也提出了此項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患者比較年輕,不能接受大腦活檢,需要長期隨訪進一步支持該團隊的診斷。
該文章結尾表示,這位被診斷AD的19歲患者,改變了我們認知中典型的AD發病年齡。1月23日,該雜志主編同時在該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對此研究的社論,其中也指出,年齡是AD的重要危險因素,自1906年報道了第一例AD病例以來,人們普遍認為AD主要發生在老年人。但實際上,在過去就曾有過小于30歲的AD患者的報道,其中最小發病年齡為2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