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新規即將在2月落地實施,涉及出境旅游、英烈保護、銀行保險監管、城鎮污水排放、氣象行政處罰、工業節能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一些事關民生的地方性法規、政策也將于2月1日起施行。
試點恢復出境團隊游業務
(資料圖)
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可開展產品發布、宣傳推廣等準備工作。
國家名單為: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爾代夫、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老撾、阿聯酋、埃及、肯尼亞、南非、俄羅斯、瑞士、匈牙利、新西蘭、斐濟、古巴、阿根廷。
健全烈士安葬儀式
新修訂的《烈士安葬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調整主管部門,將烈士安葬活動的主管部門由民政部門調整為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二是完善烈士送迎儀式;三是健全烈士安葬儀式;四是增加搜尋發掘烈士遺骸安葬內容;五是拓展失蹤烈士或者境外安葬烈士祭掃紀念途徑;六是與戰時犧牲人員收殮安葬等規定做好銜接。
規范銀行保險監管統計行為
《銀行保險監管統計管理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監管統計管理,規范監管統計行為,提升監管統計質效。
其中明確了監管統計工作歸口管理要求,對監管統計管理機構歸口管理部門職責作出界定,對銀行保險機構歸口管理部門職責予以明確,同時列明各相關主體職責邊界。
此外,為督促銀行保險機構重視數據質量,辦法明確提出銀行保險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對監管統計數據質量承擔最終責任。
不得違規限制證券投資者轉戶、銷戶
證監會發布的《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自2月28日起施行,從經紀業務內涵、客戶行為管理、具體業務流程、客戶權益保護、內控合規管控、行政監管問責六個方面作出規定。
《辦法》要求證券公司應當將交易傭金與印花稅等其它稅費分開列示,保護投資者知情權;為投資者轉戶、銷戶提供便利,不得違反規定限制投資者轉戶、銷戶。
減少企業中長期外債監管盲區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2月10日起施行。《辦法》對債務工具類型予以細化,在有效滿足市場主體需要、鼓勵創新的同時,減少監管盲區。明確企業外債募集資金實際用途應與審核登記內容相一致,不得挪作他用,確保資金用途符合我國有關發展戰略規劃、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
健全工業節能監察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工業節能監察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了工業節能監察的含義和職責分工、實施主體和內容、實施程序、處置措施等,旨在規范工業節能監察,促進企業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此外,《辦法》還明確被監察單位有涉嫌違反節能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規定行為的處理措施。
城鎮污水排放新規
新修訂的《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因地制宜,按照排水行為影響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程度,對排水戶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排水戶不得有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有害氣體和烹飪油煙、擅自向城鎮排水設施加壓排放污水等危及城鎮排水設施安全的活動。
規范氣象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
《氣象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自2月1日起施行,規范氣象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促進依法、合理行政。在逐條梳理氣象行政處罰條款的基礎上,依照管理種類分門別類細化了違法情形和處罰裁量標準。
比如,增加對大眾傳播媒介違法發布、傳播氣象信息行為的管轄權規定;完善管轄權爭議的解決機制,明確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報請共同的上一級氣象主管機構指定管轄;完善“一事不二罰”制度,增加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制度。
旅游度假區等級新國標實施
新版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 26358-2022)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自2月1日起實施。
新國標調整了“旅游度假區”“度假資源”表述,刪去“旅游度假區的環境”“非星級住宿設施”“生態停車場”,增加“度假產品”“核心度假產品”“度假住宿設施”。
新國標重點增加了旅游度假區住宿設施房型和娛樂活動種類等要求;明確省級旅游度假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條件;更加強調安全生產管理要求。
天津:完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體系
新修訂的《天津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自2月1日起施行。新《規定》在總結近年來各地高層建筑火災事故教訓的基礎上,針對火災高風險領域和防范重點,明確主體責任,強化精準治理,進一步完善了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體系。
上海:禁止“將住房用于群租”
《上海市住房租賃條例》于2月1日起施行。據悉,此次立法明確禁止“將住房用于群租”,加大對“二房東”監管力度,促進租賃雙方建立穩定的租賃關系,從公共安全和秩序方面,進一步規范租賃行為和完善管理制度。
武漢:普通門診費用可報銷
在前期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的基礎上,2月1日起,湖北武漢市將正式實施職工醫保門診統籌,“普通門診費用不能報銷”將成為歷史。
屆時,武漢市職工門診治療費用將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報銷比例從50%起步,并同步調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計入辦法。
江蘇:預備性工作時受傷可算工傷
江蘇省《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有關政策的意見》2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款明確,職工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一段合理時間內,搬運、清洗、準備、整理、維修、堆放或收拾其工具和工作服,或者根據法律法規、行業操作規程、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為完成工作所作的其他準備或者后續事務,視為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在此期間受到的傷害均可認定為工傷,從而進一步規范了全省工傷認定工作。
四川:加強養老機構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
新修訂的《四川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自2月1日起實施。新《辦法》適用于四川省范圍內依法辦理登記并備案的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活動,有利于規范四川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加強養老機構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全面提升養老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山西:進一步強化防雷減災工作
新修訂的《山西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26條,從強化雷電災害預防措施、規范防雷工程管理職責、明確雷電災害調查處置流程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山西省防雷減災工作,有利于保障生產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寧夏:修訂科技獎勵辦法,新設兩大獎項
新修訂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做出諸多調整,獎項類別由5項增加至7項,由一年一評調整為兩年一評,2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寧夏重大科學技術貢獻獎獎金為200萬元,獲獎者事跡載入寧夏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