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你騙我一兩稱也就算了,你騙我2.8兩啊大哥!”
1月28日,陜西西安永興坊景區門口,有游客買板栗發現攤販少秤。該游客當場揭穿攤販行為,她稱該攤販賣板栗20元一斤,她買了7兩多共支付16元,實際上只有三兩二,實際價值6.4元,要求攤販退錢,隨后雙方發生口角。這位游客將視頻傳上網絡后,引發網友熱議。
1月29日,西安永興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其官方短視頻賬號“永興坊”發布聲明稱,“針對近日抖音短視頻發布的關于“游客在西安永興坊門口買板栗,小販短斤缺兩、態度惡劣,買了16 元實際只有6.4元板栗”話題。我司發現該視頻后,第一時間進行調查核實,經核實視頻中板栗商戶實際為化育巷南口零散攤販,與我司無關。短視頻中使用的‘西安永興坊’關鍵詞混淆視聽,已對我司名譽造成嚴重影響,我司已聯系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并請求處理不實信息。希望廣大游客及市民朋友不信謠不傳謠,如仍使用“西安永興坊”關鍵詞發布該事件的,我司將依法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
29日深夜,發布上述視頻的游客轉發“永興坊”這則聲明并道歉:十分抱歉!沒想到當時隨手發的視頻引發大量關注和轉發!其實在景區附近東西貴點很正常,但缺斤短兩就不對了,商販確實不在“永興坊”內,是在“永興坊門口”。由于第一次到西安,并不清楚“永興坊門口”這幾個字有侵權,我已將視頻刪除!本意只想提醒其他游客不再被宰,絕無造謠,沒有嚴謹發文,謹慎用詞,在此抱歉!
截至發稿,西安永興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其官方短視頻賬號“永興坊”發布的聲明已被刪除。據貴州電視臺《百姓關注》欄目報道,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他們和城管到現場走訪調查,已找到涉事攤販,正在調查處理。
瀟湘晨報記者陳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