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志錦 上海報道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12月25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上表示,總體上看,全國一般預算赤字需要增加,主要用于增加經常性支出,赤字率也需要提高,可能需要提高到3%以上。有的專家提出可以增發特別國債,這需要從預算法的角度進行分析研判。特別國債對應投資支出,并能夠產生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年化收益要能夠覆蓋發債成本。
“無論從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角度,還是支持長期經濟增長角度看,實際上這類投資項目極少,提高一點中央和地方財政赤字率就完全可以解決問題,而且更合理合法?!睒抢^偉稱。
樓繼偉認為,2020年曾經發行過一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是在特殊情況下采取的措施,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特別國債,對應的投資性支出不僅沒有適宜的資產,而且一部分用于經常性開支。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要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下沉,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對于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樓繼偉解讀稱,第一,減稅降費仍應作為主要措施。這有利于保住市場主體,保住了他們就保住了就業。可以延續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這項政策制造業大中型企業和一些小微企業,受益比較多。
但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接觸性服務業受益不多,因為這些市場主體上下游抵扣鏈條本身就不完整,很難定義期末留抵,有的還采取簡易征收方式,不存在期末留抵。相應地采取了免征增值稅的做法,效力仍舊不足。而且去年以前結存的期末留抵有三萬億元以上,經過一年大部分已經消化,明年這項政策的效果將會減弱。
第二,加力提效的另一個重點是優化支出政策。今年提出了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特別是接觸性服務業減免房租政策,非常必要,但受財政能力所限,對出租方或承租方補貼力度不足,落實的情況并不理想。
明年應當補上這塊短板,還可以擴大補貼的項目,如水、電、燃氣,這主要靠增加中央預算經常性開支,增加的支出一部分采取直達機制由基層政府執行,另一部分可以直達需要紓困的對象,采用的工具可以是階段性發放消費券。通過稅收和社保基金繳納數據,可以區分出需要紓困的對象,應當利用好這一渠道。總體估算需要增加中央一般預算赤字。
第三,地方預算赤字也可適當增加,按法律規定由地方一般債彌補,只能用于資本性支出。地方專項債不必納入赤字,但必須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投資項目,考慮到這類項目已經不多,地方專項債限額可以適度增加,其中一部分可以繼續用于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