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這兩天,因為在發布會上哭著說“錯過女兒成人禮”,鄭州一女社區書記被罵慘了。許多網友對這種“悲情牌”并不買賬,寫出“我已窮得揭不開鍋,你卻說你沒按時吃燕窩”的段子來進行諷刺調侃。
島叔覺得,鄭州發布會最后這個“人情味兒”加得確實畫蛇添足,暴露出有關部門在公眾溝通、輿論宣傳方面的短板。發布會是一個解決公眾關切,凝心聚力、增信釋疑的場合,而不是個人專訪。鄭州防疫正是吃緊的時候,大家想聽的是工作人員用具體數字、案例告訴大家:“情況我們都掌握”“物資我們有儲備”“問題我們有辦法”“反饋我們有渠道”……而不是在這個時候這個場合過度抒情、“倒苦水兒”,打“悲情牌”。
更何況,信息時代人類的悲歡高度互聯。大家前腳剛看過“一位陽性密接外賣員的一天”,感慨疫情中每個艱難謀生的普通人都不容易,后腳就看到某“書記”因錯過女兒成人禮而哭泣,相形之下,“書記”的眼淚不僅瞬間貶值,甚至還會反噬,變作當代的“何不食肉糜”。
當然,基層人員很辛苦,在疫情防控中付出了很多。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下發布會全程,女書記的社區還是總結出一些經驗的。疫情期間,每個人都要跟社區打許多交道,島叔希望全國干實事兒的社區書記們還是越多越好。
實干和宣傳,本應是我們干部的兩大法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干得好”的基礎上,也要逐漸“說得對”“說得好”。會說不會干,遲早要完蛋;會干不會說,最后白忙活。快三年了,我們為防疫已經投入了如此巨量的資源、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干部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把道理講明白,把姿態放低,才不至于費力不討好,為民反把民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