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網傳河北保定一男子疫情期間為給幼子買奶粉持刀闖卡,引發關注。11月1日,當地公安部門通報稱,該名男子因駕車持刀闖卡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并造成一定程度社會危害性,但公安機關考慮其特殊情況,僅對其處以罰款100元的行政處罰。另外,在當地相關部門的幫助之下,孩子的奶粉問題已經得到妥善解決。
正觀視評:
看了視頻和相關報道,說實話,心里五味雜陳。持刀闖卡肯定是不對的,也是違法的,但孩子吃不上奶粉,等了很長時間都無法解決,作為父母能怎么辦呢?如果有更好的辦法,這位年輕父親會走到這一步嗎?我們一直說疫情期間要做好保供工作,而最應該保的,不就是嬰幼兒和孕婦這類特殊群體嗎?但如今,給幼兒買奶粉竟然成了問題,家長為買奶粉竟不得已持刀闖卡,怎能不讓人痛心。
值得欣慰的是,當地公安部門考慮到男子的特殊情況,只罰款了100元,并且幫他解決了奶粉問題,這種人性化處理值得肯定。但不得不說,既然知道是特殊情況,當地相關部門為什么沒有早點解決?既然能解決,又為什么沒有早點行動?本來簡單的事情,造成如今這樣的不良影響,究竟誰該為此負責?誰又該反思呢?
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但保障居民生活同樣重要,對于封控區居民,有特殊情況的,理應特事特辦,不能總是等到居民沒辦法了,不得已鋌而走險,把事情鬧大,以至于引發輿論關注了,才予以重視。對于居民和疫情防控來說,這只會是雙輸。疫情三年了,各地在防控和保供工作上理應更加成熟和游刃有余,類似的問題真不該再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