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外匯局在10月25日即期匯市開盤前出手穩定市場預期,但由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延續了走低趨勢,2008年以來首次收盤跌破7.30關口。
10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即跌破7.30關口,盤中觸及7.3100,16時30分日間收盤報7.3085,較上一交易日跌475個基點。
【資料圖】
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0月25日盤中一度跌破7.36關口,再破前期低點。
10月25日9時,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盤前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
“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旨在擴大資本流入,其中包括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等,屬于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措施之一。出臺此項措施的背景是10月下半月以來,受中美利差倒掛幅度擴大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出現脫離美元走勢的較快貶值苗頭,穩匯率需求增加。此舉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境內美元流動性,緩和現匯市場人民幣貶值壓力,更重要的是進一步釋放了穩匯率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信心,避免短期內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東方金誠在最新研報中指出。
“監管提高了跨境融資的上限額度,但實際流入資金的規模還有待觀察,企業的實際融資提高量還是要看自身的需求,相比中小企業,資質較好的企業可能更容易獲益。”某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同時表示,今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意外”大幅下調,需要留意接下來監管態度的變化。
10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668,調貶438個基點,創下2008年2月中旬以來最低。
9月以來,央行已經三次出手打開穩匯率工具箱。
9月5日,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央行決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8%下調至6%。
9月26日,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央行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針對人民幣匯率貶值,從8月底至今,央行已經陸續通過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 ,使用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與上調外匯存款風險準備金率兩項宏觀審慎工具 ,并輔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引導市場預期,傳遞穩匯率信號。目前央行使用的均是市場化手段,只能暫時性緩解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天風證券指出。
東方金誠預計,若后期匯市波動風險增加,監管層還可能采取以下具體措施應對:一是加大在香港市場的央票發行規模,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遏制離岸人民幣貶值勢頭;二是調低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系數,控制資本流出;三是正式宣布重啟逆周期因子。另外,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也還有一定下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