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出現眾多湖泊”的消息廣受關注,網上有了“重現樓蘭綠洲”的猜測。10月25日,南都記者向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副所長姚俊強了解到,此類“沙漠湖泊”大多會在季節內通過蒸發、滲漏等形式消失。
高溫融雪、頻繁降雨疊加
南都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沙漠中出現的每滴水都可以溯清來源。經烏魯木齊氣象衛星地面站監測資料分析和巴州氣象局實地調研得知,網上熱傳“沙漠湖泊”的美景照片大概位置在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一帶,而該景區一直因水沙交融聞名,沿途有一部分“湖泊”是塔里木河流域向原始胡楊林下放生態水形成的,還有一部分是9月以來塔里木河流域出現警戒洪水后河道溢出來的漫灘水形成的多個小型“積水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夏天塔里木河流域極端高溫事件多發。據新疆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穎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南疆氣溫一直持續走高,夏季南疆平均高溫日數為29.7天,較常年偏多7.6天,居歷史同期第一位。烏魯木齊氣象衛星地面站監測資料顯示,5月上旬南疆大部山區積雪較歷年同期偏多,而9月中旬相對偏少4~8成;8月,南疆區域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05%,特別是喀什地區10個縣市季降水量較常年偏多49%~216%。
塔里木河北邊支流多來自天山山脈,南邊支流則多來自昆侖山脈。高溫融雪疊加頻繁降雨,使塔里木河各支流陸續出現超警戒洪水。根據水利部網站消息,今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塔里木河干流出現歷時80天的洪水過程。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水量調度管理處高級工程師譚晶介紹,8月中下旬塔里木河流域出現增量洪水11.96億立方米,除農業灌溉和流入水庫外,生態補水或自然滲漏占45%。
這讓塔里木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漫溢形成眾多“湖泊”。因此,大片的沙漠被洪水覆蓋,看上去像是沙漠中出現了湖泊。有專家表示,這些“沙漠湖泊”實際上是當地暴雨、自然滲漏和下放的生態水形成的積水。積水還未滲透進沙漠,所以在低洼處形成了看上去像是湖泊的景象,但其馬上就會消失,實際上不能算是湖泊。
區域降水量的增加趨勢不顯著
近年來,隨著南疆西北暖濕化越發明顯,不少人猜測“樓蘭綠洲”是否能夠重現?
對此,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副所長姚俊強認為,氣候正在加速變暖的趨勢是確定無疑的,但南疆區域降水量的增加趨勢不顯著,加上降水量本身很少,增幅有限,無法滿足增溫引起的巨大蒸發需求。
姚俊強介紹,觀測到的相對濕度下降、大氣水汽虧缺下降、降水量極端化,以及受此直接影響的土壤水分下降、天然植被退化等,都證實了增溫加劇背景下新疆氣候趨于變干的態勢。從另一個角度看,地表可用水量(降水量減去實際蒸發量)能夠反映氣候干濕程度,目前新疆地表可用水量在明顯減少,也說明氣候總體趨于變干。
姚俊強表示,沙漠湖泊在世界上很多沙漠中是客觀存在的,包括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等,一般是在較長時間下沙漠表面洼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湖泊主要受塔里木河上游來水的影響,上游來水多就會在河道兩岸漫溢形成短暫性水域,最近受夏季塔河大洪水影響形成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湖泊即為這類暫時性水域。
洪水過程對河流兩岸荒漠河岸林的生態水文意義很大,但這類水體面積相對很小,且存在時間較短,無法對區域氣候產生影響。姚俊強介紹,沙漠湖泊可以通過蒸發過程將湖水蒸發變成水汽增加至大氣中參與水分循環,但這部分水汽含量很少,并不能夠直接影響降水過程。在大沙漠和高溫環境下,湖泊的降溫效應也很有限,而此類“沙漠湖泊”大多會在季節內通過蒸發、滲漏等形式消失。查詢相關研究成果后可以發現,除了人為增加的水庫水體之外,近年來塔河流域小型湖泊數量并沒有增加,間接證實了這類水體的性質。
采寫:南都記者 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