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張家港市樂余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微網格·大黨建”工程實施以來,紅星村大力開展“五微行動”,重點突出“微網格”劃分、“微陣地”建設、“微實事”開展,進一步延伸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全領域細分,織密黨群連心“微網格”
以埭為單位,將2個綜治網格細化劃分為9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平均覆蓋150戶;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上”,通過組織聯建方式,把9個微網格納入4個黨建網格黨支部管理,實現“三網聯動、精準融合”;推行“1+3+N”組織架構,“1”是由村干部擔任“微網格長”,“3”是配備微網格巡查員、微網格黨建指導員、微網格勤廉監督員各1名,N”是整合黨群骨干、村民小組長、志愿者等力量,組建海棠先鋒隊伍,形成黨建引領扎根、治理單元下沉、黨員示范帶動的微治理體系。
全覆蓋配強,筑牢功能融合“微陣地”
按照便于聯系群眾、反映民意、開展服務的原則,不斷健全“鎮-區域-村-基礎網格-微網格”五級先鋒陣地體系;依托“江畔紅廬”網格先鋒驛站、黨員中心戶等陣地,在村民家門口規范打造一批具有辨識度的樂“心”驛站,形成基層“10分鐘黨建圈”;發揮微網格治理“工作站”作用,建立“理論學習日、先鋒行動日、民情收集日、議事協商日、評議考核日”五項機制,以制度化推動微網格行動常態化,助力精細管理、精準服務。
全方位服務,辦好惠民利民“微實事”
發揮海棠先鋒身在基層、貼近群眾優勢,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實行線上線下聯動,落實“走訪—登記—上報—辦結—反饋”閉環管理,累計收集解決水管漏水、道路破損、河道圍網等問題20余件,真正做到知家事、解民憂。以微網格為單位,定期開展“銀村同心 反詐同行”“垃圾分類紅網行”等主題活動;堅持“帶著群眾一起干”,引導群眾廣泛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自建房排查等中心工作,營造“先鋒引領、全民參與”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激發共建共治共享的內生動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