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長、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7日在北京表示,今年1至4月份,中國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466起,初步統計,受害森林面積約2272公頃,與2020年同期相比,火災次數降幅為32.1%,受害面積降幅為58.6%。
當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以“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主題的發布會。
彭小國在會上表示,今年中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傳統風險與非傳統風險疊加,加之潛在風險不斷增多,火險形勢嚴峻復雜,不排除極端條件下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的可能。
“我們做了一個統計,今年前四個月,全國高度危險森林火險等級的天數為116天,占四個月總天數的97.5%,而去年同期的總天數是104天,2019年的總天數為84天。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今年森林草原防滅火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彭小國說。
他透露,針對上述形勢,今年各地區各部門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今年1至4月份,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466起,初步統計,受害森林面積約2272公頃,與2020年同期相比,火災次數降幅為32.1%,受害面積降幅為58.6%。
與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火災次數降幅為71.8%,受害面積降幅為63.5%。草原火災的次數、受害面積與近五年的均值相比,也都有大幅的下降。
他同時強調,這并不意味著防控壓力就會大大緩解,特別是進入5月份,壓力最大的北方地區火災防控形勢日趨嚴峻,而西南部分地區火險形勢持續居高,呈現出南北重疊的特點。
另外,夏季以后,東北、內蒙古原始林區進入雷擊火活躍期,從規律上講存在多點同時暴發的可能,而秋冬季,華北、南方林區預測干旱少雨,高火險等級范圍廣,持續時間長。
據彭小國介紹,接下來將強化源頭管控、推進標本兼治,重點推進城市林緣居民區、油(氣)站、化工廠等重要目標周圍的防火隔離帶、消防管道等設施建設,持續抓好專業撲火隊伍建設,加強森林航空消防力量建設,抓實撲救準備,堅決守牢安全底線。(記者 邢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