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 《遠光燈》 作者 張小珺
(資料圖片)
“很大程度源于對用戶的幻想。”在前不久的成都車展上,小鵬汽車產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在與騰訊新聞《遠光燈》的對話中,對于外界關注小鵬汽車的三方面話題一一做了回應——1、復盤G9危機,2、回應G6的交付難題,3、小鵬的定位和品牌問題。
首先是去年那場G9危機,他認為去年出現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以我為主,而不是以用戶為主”,這導致在設計產品時有很多對用戶的幻想。
比如,他們在產品上可能會添加一些無用的配置。因為這家公司的工程師文化重,所以工程師會想當然地認為一些功能很炫酷。“過分的炫技導致了G9這個產品出現了問題。”
這也是小鵬汽車在去年11月將他從東區大區負責人調崗至產品營銷,出任產品營銷負責人的原因。
其一,黃泓霖是從一線銷售干起,后來在大區管理門店,對終端用戶敏感度高;其二,他加入小鵬汽車較早,對體系熟悉,可以更順暢地保障全鏈路串通。
談及G6上市后的交付難問題。他認為交付難成因有二。
第一是小鵬在去年吃了一大虧,所以“在整個供應鏈的準備上沒那么激進,對于訂單的爆炸程度預估不足”。
第二是,他們對于訂單結構預判有誤。黃泓霖稱,之前在P7和G9推出的時候,MAX版本的購買率大概占40%左右。當時他們的想法是,G6的定位比原先低,因而用戶可能對于MAX的需求程度還略低一些。“其實我已經按40%在預估。”但沒想到,G6的MAX版本在頭一個月銷售占到70%左右,現在占到60%多。“當天晚上還沒過12點,MAX的訂單就被賣爆了。”這導致MAX的供應能力受到了挑戰。
“我們沒有想到智駕的拐點來的這么快。”黃泓霖說。
“讓我們措手不及。”這之后他們緊急去跟供商做調整。“其實我們到了這個月,我們累計銷售了1萬臺以上,這1萬臺車對于小鵬體系,比之前有很大的進步,但對于消費者來講還沒達到預期。不過,工廠爬產需要一個過程。”
“(何)小鵬今天都在供應商搞啊,自己還跑去擰螺絲了。”他接著說,“基本上公司的關注度都會在這個項目上,跟供應商伙伴一起,不管是協調供應鏈的產能,還是工廠的產能,包括工廠的質量。”
他沿用何小鵬在Q2財報會議的說法,稱,今年9月份交付會有明顯改善。
在用戶畫像上,黃泓霖說,從數據上看G6的用戶畫像和他們的預估是一致的——基本上是30歲上下,即將結婚或已經結婚、或已經有小孩或者剛剛準備有小孩,總之是小家庭,“比較潮酷的這種”。
談及小鵬如何品牌升級、品牌向上?黃泓霖稱:“我們從品牌角度沒有想要把它打成一個高端品,我們既然做的是中高端市場,核心主力區間依然是在我們擅長的區間。當然會有往上的車型,肯定會有。”
他們的 MPV車型小鵬X9將于今年底前后發布。他認為現在的MPV還是傳統意義的MPV,是那種“莊重、大氣、商務的,更像是老一輩人開的車”。而伴隨大量年輕家庭的出現,這類人群需要更有科技感,有點像智能家居感覺的產品。“MPV肯定是獨立在主銷體系以外單獨去定價的。”他說,但他未透露X9的具體定價。
此外,他們也在思考:在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時代,高端品牌能不能立得住?黃泓霖分析道,傳統燃油車領域,高端品牌價格錨點主要來自兩方面:發動機(功率)和尺寸(車型大小)。但在智能化和電動化時代,這兩個重要錨點似乎淡化了,不管是功率大還是尺寸大,都不需要額外支付過于高昂的成本。那么,支撐一輛豪華車的到底是什么?
“高端品牌到最后也需要有實體承載。”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