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在??谂e行的海南省“村醫通”便民服務工程新聞發布會介紹,為打通城鄉醫保聯網結算“最后一公里”,海南在全省實施“村醫通”便民服務工程,實現城鄉居民就近就醫實時聯網結算報銷,讓參保民眾方便快捷享受醫保待遇。
“村醫通”便民服務工程是海南省委省政府2020年為民辦實事事項。“村醫通”智能服務終端通過與人社、稅務等部門聯合,目前具有醫保結算、退費、清算,醫保目錄查詢,參保信息查詢,城鄉居民醫保繳費,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生物識別等功能。為居住分散、偏遠和交通不便的參保人提供了家門口醫保社保的一站式服務。
海南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吳正一介紹,通過試點運行、培訓部署和推廣實施,“村醫通”便民服務工程目前已在海南全省270個鄉鎮衛生院、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007個村衛生室配備了功能多元的“村醫通”智能終端,實現農村參保人可以像城市居民一樣便捷享受到醫保待遇。
截至10月18日,全省“村醫通”智能終端應用運行平穩,共計醫保結算2372筆、結算金額累計56805元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1459筆、累計金額408520元。
吳正一說,“村醫通”便民服務工程實現從“民眾多跑腿”到“數據多跑路”的轉變。在“村醫通”智能終端應用沒有投入使用之前,受制于基層醫保、醫療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的現實,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村參保人大病、小病的就診、報銷,醫保參保、繳費,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等,都要來回跑、甚至多頭跑。
針對這些問題,海南省醫保局在前期功能設計調研中協同衛健、人社、稅務等部門,把醫保的所有基層服務事項和多部門的基層服務事項集成到“村醫通”便民服務終端,讓2357名村醫變成政府部門的“辦事員”、“服務員”,變“民眾跑腿”為“數據跑路”,將醫保、醫療等多部門基層服務事項打包送到民眾的家門口。
發布會稱,在“村醫通”智能終端應用沒有投入使用之前,醫保參保、繳費、報銷等基層服務缺少智能身份認證、全程數據留痕等現代化機制和手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盜刷騙保、串換藥品、人為操縱等欺詐騙保行為。隨著“村醫通”便民服務終端的全面使用,在村醫巡診、接診,民眾刷卡就醫、費用結算,民眾參保、繳費等場景中,依托“村醫通”便民服務終端的生物識別功能,對參保民眾進行實時身份識別,確保“人證合一”。
在村醫進行醫保費用錄入時,系統自動從結算平臺獲取鄉鎮衛生院目錄價格,村醫無法添加藥品或修改價格,大大提高村醫的醫藥服務行為規范水平。同時依托“村醫通”結算平臺,對村醫接診、民眾就診、醫保結算等服務場景,實行全過程留痕、透明化監控,最大限度減少了人為操縱的空間,從源頭上遏制違規行為的產生。(記者 張茜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