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劃為《經濟大家說》第029期
本期嘉賓|王慶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資料圖片)
文|騰訊財經 祝玉婷
“如果中國經濟要實現比如5%甚至以上的增長目標,我們需要房地產的低位企穩,不一定需要房地產市場的V形反彈?!蓖鯌c表示,房產行業的修復肯定要“假以時日”才行。
談及資本市場的機會,王慶認為,對資本市場可以看得積極一點,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市場。“波瀾壯闊的牛市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股票市場的的機會將更多體現出結構性?!本唧w在兩方面:第一,更多地集中在A股,第二,更多地集中在創業板和科創板里的一些細分行業。
在主題為“新變局 新財富 新動能”的“青島·中國財富論壇”期間,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對話包括騰訊財經《經濟大家說》欄目在內的多家媒體平臺,針對房地產行業復蘇、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AI的發展對市場帶來的機會等話題進行詳細分析。
說到AI對投資的影響,王慶強調,機器永遠取代不了人,尤其在資本市場中。因為資本市場是一個由人組成的市場,是人性各方面的特點和弱點都充分暴露的市場,很難完全被機器取代。
以下是對話全文:
房地產市場會低位企穩 行業修復要“假以時日”
1、關于房地產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相關數據,您如何看待它對經濟增長目標的影響?我們應該關注哪些動態?
王慶:房地產行業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中國經濟增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然,從它的整個長期發展趨勢上看,發展最快的時期或者說驅動最強的時期是過去了,尤其在去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技術的調整,當然部分原因是受疫情的影響,也有部分原因是受政策環境的影響。
當然,這樣一個大幅的調整很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鑒于去年底以來的政策環境的變化和疫情的結束,我們預期的房地產市場會低位企穩。從目前的數據有跡象表明在低位企穩,但還不是特別確定。
如果中國經濟要實現比如5%甚至以上的增長目標,我們需要房地產的低位企穩,不一定需要房地產市場的V形反彈。但是如果房地產市場在當前水平下繼續出現像去年那樣調整的話,這會對整個實業經營、經濟增長目標以及整個金融包括資本市場的穩定,都會帶來一個威脅,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還是需要密切觀察,也需要對這方面的扶持政策密切觀察。
2、房地產市場要實現低位企穩,政府和相關部門還應該推出哪些具體措施,能有效起到對行業復蘇的推動作用?
王慶:其實相關的政策已經出臺不少了,主要是之前是有抑制房產行業過度杠桿化的“三條紅線”的政策,隨后在去年這些政策也逐漸被其他政策取代,尤其現在有“三支箭”政策,對整個房產行業的支持。
但是,我們有句老話叫: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所以,房產行業修復肯定要“假以時日”才行。我們自己也測算過,中國房產從中長期來看,每年10億平米的建筑面積,應該是可持續的,所以我們對房產行業的中長期前景也不應該因為短期遇到困難而過分悲觀。
資本市場有所作為 結構性行情集中在A股、創業板科創板
3、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表現不是很好,在此情況下,對個人投資或資產配置方面,您有些什么樣的建議?
王慶:今年資本市場不是很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先漲后跌”,所以這對大家的情緒和預期有比較大的沖擊。但客觀地說,我們的資本市場從去年10月底的低點,到現在還是有錄得不錯的漲幅的,比如A股的萬得全A、滬深300,還是錄得正收益的。
我們港股的漲幅就更大了,主要因為此前的漲幅,在進入到2月份后要調整,就等于抵消了一部分漲幅,這對投資者的情緒和信心有比較大的沖擊。
歸根結底,未來市場的表現還是取決于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表現。如果中國的經濟在今年能夠實現一個弱復蘇的話,那么鑒于當前市場已經處于估值低位,說明當前市場對一些基本面的負面因素反映得已經比較充分了。
所以經濟可以比較弱,但是資本市場不一定弱。從一個逆向布局的考慮,我覺得當前實際上對資本市場可以看得積極一點,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市場。
4、最近,您提到當前有不少未被市場充分重視的細分行業成長股,未來有望凸顯價值,是否可以詳細談談是哪些細分行業?
王慶:現在中國股票市場已經有5000只股票了,市值也已經非常大了,在這樣的市場里,要出現系統性行情,或者說波瀾壯闊的牛市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股票市場的機會將更多體現出結構性。
我通常說,中國資本市場包括A股和港股。我們總結結構性機會有兩方面:第一,更多地集中在A股,第二,更多地集中在創業板和科創板里的一些細分行業。
整體上講應該是符合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大方向的行業,比如制造業升級、科技引領、專精特新。即使我們發現一些行業本身的成長空間并不那么可觀,但行業內部在發生很重要的變化,尤其是一些中型甚至個別偏小的制造業企業正在不斷地擴張市場份額,實現進口替代,這類企業的發展是符合經濟發展大方向的。
從短期看,由于我們認為未來如果經濟是弱復蘇,在收入層面也會受益,同時全球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所以制造業企業也會受益于成本端的壓力下降,所以這類題材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但發掘機會實際上需要發揚“翻石頭”的精神,需要做系統的深入研究,希望這些企業現在是專精特新,未來有可能成長為藍籌股。
5、提及港股市場,今年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一直呈現下跌趨勢,南向資金卻積極搶籌,如何看待下半年港股的演繹?
王慶:其實港股從去年10月底到現在是漲幅不小的,甚至如果用國際標準的話,漲幅超過20%就算牛市了。
當然,它在2月以后有所調整,原因和A股一樣,是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的信心不足。不過,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國際流動性的變化,因為港股是離岸市場,美元利率、美元匯率的波動,都會對港股的沖擊要比A股大。
從前瞻性來看,我們認為港股投資價值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它調整得已經比較充分了,目前估值足夠合理;其次,從基本面上來講跟A股是一樣的,它是要修復的。
從流動性來看,這取決于美國通脹、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匯率的變化,我們認為美國的利率、美元匯率都處于一個下行通道,所以國際流動性環境對港股來說是變得更加友好的。
所以我們對港股我們一直是都有相當一部分的倉位。
資本市場暴露人性特點與弱點 機器永遠取代不了人
6、AI給全球帶來的沖擊都很大,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會對A股帶來哪些機會?未來AI的量化投資模型會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主體嗎?
王慶:這個已經有所表現了(指AI帶來的市場機會),也會有調整,這不奇怪。因為任何技術進步都會在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產生至少短期的影響,更別說AI技術是一個大規模的技術變化,我相信它肯定是有很多長遠影響的。
但就資本市場而言,總是會短期內產生一輪很強但持續時間不長的影響,隨后大家的認識逐漸清楚,真正的冠軍和受益者才會慢慢出現,很有可能當前被追捧的并不是最后勝出者。
當然是一定會有勝出者的,但目前很難做判斷。比如此前美國的互聯網泡沫時期,有一些受市場追捧、非常活躍的頭部公司,現在也都已經不存在了,所以,AI發展有可能涉及到的風險還是需要提前關注。
我相信量化模型加入AI的因素,肯定會在市場中繼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機器永遠取代不了人,尤其在資本市場中。因為資本市場是一個由人組成的市場,是人性各方面的特點和弱點都充分暴露的市場,我覺得很難完全被機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