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餐館因賣涼皮各被罰5000元,市監局:處罰重點不是黃瓜絲
極目新聞記者 肖名遠 張奇
(資料圖)
因售賣含黃瓜絲的涼皮,上海多家餐館被市場監管局罰款5000元,此事引發熱議。6月8日,被處罰的店主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門店被處罰是因為售賣涼皮,不是黃瓜絲。
涉事的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回應稱,相關行政處罰是依法依規進行,制售涼皮等冷食應取得經營許可。
涼皮(來源網絡)
上海三家餐館因賣涼皮被罰5000元
6月7日,有網傳消息稱,上海米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金橋分公司因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或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被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罰款5000元。具體違法事由為,當事人經營項目為“熱食類食品制售”,在未取得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的情況下,于店內加工切配黃瓜絲作為涼皮配菜,在店內及美團外賣平臺經營含有配菜黃瓜絲的涼皮。當事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被罰款5000元并沒收119元。
6月8日,極目新聞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天眼查發現,除前述的上海米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金橋分公司外,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楊新村街道桌福小吃店、上海哆美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也都因為售賣含黃瓜絲的涼皮,被罰款5000元。
對涉事門店的處罰信息(來源天眼查)
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涉事的三家門店,其中兩家表示不想談論此事。另一家門店店主表示,其店子原本是賣餅的,后來在外賣平臺上架了涼皮,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某監管所執法人員表示店里不能賣涼皮,沒收了店里賣涼皮的80元錢,罰款5000元,如今店里不再售賣涼皮。
被處罰是不能賣黃瓜絲,還是不能賣涼皮?對此店主明確稱,“是不能賣涼皮?!庇浾吡私獾剑@家門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經營項目中,確實不包含冷食類食品制售。
市監局稱制售冷食應取得經營許可
幾家門店被處罰的消息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對市監局罰款的做法表示不解。
6月8日,閔行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科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相關行政處罰是依法依規進行,處罰重點是涼皮而不是黃瓜絲。涼皮屬于冷菜,從事冷食類食品制售應取得經營許可,相關規定可參考《上海市食品經營許可管理實施辦法》。
該《辦法》規定,冷食類食品指一般無需再加熱,在常溫或者低溫狀態下即可食用的食品,如熟食鹵味、生食瓜果蔬菜、腌菜等。對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審查特別要求,申請冷食類食品中生食果蔬制售的,應當設立符合要求的操作專間(專用操作場所)。申請即食生食類食品和除生食果蔬外的其他冷食類食品制售的,應當設立符合要求的操作專間。
安徽多家餐館曾因賣拍黃瓜被罰款
記者注意到,2022年7月,安徽多家餐館因售賣“拍黃瓜”被市監局罰款5000元,原因也是未經許可經營冷食類食品。
當時,合肥市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安全監管處處長戴芙蓉回應媒體稱,冷食類制售一般要求要有一個不低于5平方米用于涼菜制作“專間”,還要具備二次更衣洗手消毒的設施,專間內要有獨立的空調,要有空氣消毒設備等。之所以對冷食類食品制售要求條件較多,是因為其安全風險較高,容易滋生微生物,所以加工的過程控制要求很嚴。“冷食跟熱食不同,熱食有加熱的過程,在煮沸以后或者是炒制炒熟過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預防微生物生長繁殖?!?/p>
戴芙蓉稱,面對實體店出現類似銷售黃瓜涼菜等素菜的情況,市監會在首次警告責令改正,如果拒不整改再依法依規罰款。但若在無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網絡外賣平臺銷售涼菜,則不適用于這一柔性處理原則。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