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派出所內煙花爆炸:當地曾發“一刀切”政策,此行動是為了環保
通往事故點的路口被拉起警戒線,禁止出入。 (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圖)
2023年5月26日,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臧屯派出所發生一起嚴重爆炸事件。5月27日,大城縣政府發布通報稱,臧屯派出所民警在對煙花爆竹進行取樣鑒定時發生爆炸。初步核查,現場涉及人員11人,其中,5人正在救治,4人無生命體征,失聯2人。
(資料圖片)
這起罕見的爆炸事件,將一個縣城的煙花爆竹管理難題呈現在公眾面前。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早在2021年,大城縣便禁放煙花爆竹,但是屢禁不止,未能徹底杜絕。在此次極端事件中,如此爆炸威力的煙花爆竹為何會儲存在派出所,又因何而爆炸,截至發稿,當地未有進一步信息通報。
6月2日,南方周末記者致電大城縣臧屯派出所和大城縣應急管理局求證事情原委,臧屯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不了解情況,應急管理局稱,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局派出人員到現場,但是沒有直接參與救援和調查工作,具體情況并不了解。
“這里封鎖了”
派出所發生爆炸,立即成為震動大城全縣的大事件。
“沒想到還有這種事,把派出所炸了。”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家就住在臧屯鎮周邊的村落,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爆炸發生在5月26日下午4點左右,當天他收車回家路過事故現場的路口,距離爆炸已經過去兩個小時,可是還是堵車。
這是華北地區一個尋常小鎮。臧屯鎮地處大城縣中部,距離縣城約10公里,國道“京澳線”由北向南橫穿全鎮。臧屯派出所與鎮政府一墻之隔,沿途是錯落的臨街門面和民居,主要是餐館、美發店、水果店等各類商鋪,民居以平房為主。
據媒體報道,爆炸中心點位于派出所一角,派出所院內滿是爆炸后產生的建筑碎塊,有車輛被建筑碎塊包圍。附近一家聯通營業廳門窗皆被震碎,屋內到處是碎玻璃,一片狼藉。
上述出租車司機說,那天下午,他看到很多救護車和警車,工作人員拉起警戒線維持秩序。“爆炸威力很大,還有兩個人找不到了。”
5月29日,距離爆炸發生已經過去3日,路口的警戒線仍然沒有撤除。南方周末記者發現,以派出所為圓心向外輻射,臧屯鎮所有出入口都有工作人員值守。“這里封鎖了,不讓進,也不讓拍照。”一位值班人員說。
爆炸打破了當地村民的寧靜。“你進不去,路口有人攔著。”村舍四周,便是莊稼地和果園,5月29日下午,一位農婦在打理自家田地,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家和爆炸點相隔很近,村民們一直不知道派出所里存放了那么多危險物品,事后回想,大家感到有些后怕。
“聲音很大,還冒黑煙。”這位村婦說,爆炸當天下午,她正在家里做家務,聽到巨響后,走到院子里一探究竟,發現自家院子里飄落了一地的鞭炮皮,“有紅的,白色的,還有很多報紙”。緊接著,派出所爆炸的消息傳遍全鎮,多位傷亡者當中,還有一位路人,爆炸發生時,他正從派出所外邊經過,被一塊飛來的磚頭砸中遇難。
儲存、抽樣等有嚴格規范
據大城縣政府通報,爆炸系派出所民警對涉嫌非法買賣的煙花爆竹進行取樣鑒定時發生的。
大城縣禁止煙花爆竹已有數年時間。早在2016年,大城縣便發布了《大城縣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暫行管理辦法》。此后數年間,又有諸多政府通告發布。通告中,大多提及移風易俗、減少污染、保障安全等禁放原因。這座距離首都160公里、天津70公里的河北小城,近幾年,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加速,禁燃煙花爆竹又有了響應防治空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政策訴求。
到了2020年3月,大城縣發布通告,提出全年任何時間禁止在禁放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全縣范圍內一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燃力度日益加強。2023年1月17日,大城縣又發布了《大城縣關于在全縣范圍內禁止生產儲存運輸經營和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相較于2020年,此公告更加明確了“全縣范圍內禁止生產、儲存、運輸、經營”的內容。
“目前不營業,因為沒有貨,出事前就不讓賣了。”2023年5月31日,南方周末記者通過工商登記電話,聯系到一位煙花爆竹店老板了解情況,該老板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大城縣已經全面禁止煙花爆竹,他們家的店面已經停業很久,要跑到衡水市或石家莊市才能拿到貨,“現在不可能有”。
“河北很多地方不讓放了。”周毅(化名)是當地原來一家煙花爆竹廠老板,在行業內經營多年,她保持著對各個地方政策的敏感。她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煙花爆竹屬于危險化學品,生產、存儲、運輸、銷售的監管非常嚴格。
“絲毫不能馬虎,稍微一不留神,就容易出問題。”她介紹,首先在生產和存儲環節,預防安全問題的措施便相當嚴格。通常而言,車間和倉庫的空間要足夠大,避免在封閉環境里作業、存儲;其次,車間和倉庫也要選用專門的防火材料修建,更為重要的是,車間和倉庫的選址,要遠離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居民聚集區,“一般都是在很遠很遠的山溝溝里”。
因為涉及數量同樣很大,所以,針對生產廠家的嚴格規范和要求,同樣適用于批發商。“批發商的倉庫,和我們都是一樣的。”周毅解釋,只有到了終端銷售環節,因為存儲量大大降低,各方面安全要求才有所降低,但是對終端商家的壓貨量有著嚴格要求:“一般不超過100件,相當于不超過兩三斤原料用量。”
因為各地政策不同,如果運輸車輛經過禁放煙花爆竹的區域時,那么運輸車輛須禁停、禁下高速、禁止卸貨。“運輸車都是專門的危化品車。”周毅介紹,運輸車輛需是專門審批的具有消防、防爆、密封性能的廂罐車輛,運行路線也為指定路線。她說,無論是商業經營行為還是執法活動,轉運易爆危險品都應該按照這一規范進行。
此外,進行危險爆炸物品的成分、殺傷力和危害性的抽樣調查、檢測和鑒定,需要專業人員護送到實驗室進行,在場人員必須是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而且必須限定現場人數。“每個環節都涉及安全,馬虎不得。”她說。
中國煙花爆竹協會一位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了上述說法。他稱,早在2009年,國家便發布了《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范》,2022年12月,住建部在原來基礎上,發布了《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標準》。
住建部還強調,煙花爆竹廠房的危險等級,應由其中最危險的生產工序確定,倉庫的危險等級,應由其中所存儲最危險的物品確定。“正規的都會按照這些標準,一一對應執行。”該名負責人說。
臧屯鎮主干道上人來車往。 (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圖)
半成品、禮炮彈
臧屯派出所爆炸事件,對煙花爆竹行業也帶來很大震動。“很快就知道了,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周毅說,她在網上看到派出所的房屋被炸毀,傷亡數人,還有兩個人“失蹤”,足見爆炸威力巨大。
周毅分析,通常而言,成品煙花爆竹帶有鞭炮皮,以及紙箱、紙盒的內外包裝,可以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雖然仍然是易燃物品,但是瞬間爆炸的風險很低。“即便是把一整車的煙花爆竹點燃,也不會一下子爆炸。”她說,只有聚集著大量半成品,才會瞬間發生威力巨大的爆炸現象。
在煙花爆竹的類別里,有一類是“禮炮彈”。因為需要把煙花投射到幾十米的高空中,所以禮炮彈的威力更大,禁止向普通消費者銷售,只有舉辦大型煙火晚會時,由有資質的專業團隊燃放。
周毅說,無論是半成品,還是禮炮彈,通常會出現在生產車間或者倉庫內,不會出現在零售煙花爆竹的商店、攤位上。
工商信息顯示,大城縣煙花爆竹經營企業,都處于注銷或者存續狀態。大城縣應急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向媒體透露,縣域內煙花爆竹銷售許可早已全部收回,縣里已經沒有生產煙花爆竹的廠家。
根據大城縣2023年1月發布的上述通告,對未經許可的煙花爆竹生產、經營,由應急局責令停止非法生產、經營行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并沒收生產、經營物品及違法所得;對未經許可運輸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責令停止非法運輸活動,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并沒收非法運輸的物品及違法所得。
這則通告顯示,大城縣對煙花爆竹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全縣禁止生產、儲存、運輸、經營、燃放煙花爆竹。同時,厘清了各個部門的監管職責和范圍,其中,涉及違規生產、經營的執法部門,由應急管理局負責,涉及違規運輸、燃放的執法機構,則是公安部門。
而根據爆炸發生后縣政府公告,大城縣臧屯派出所民警是在對涉嫌非法買賣的煙花爆竹進行取樣鑒定時發生爆炸,說明涉事煙花爆竹不是涉嫌非法運輸和燃放,而是涉嫌非法買賣,應該屬于應急管理局的職能范圍。
周毅補充說,市場監督管理局、環保局以及消防、應急和公安,都對煙花爆竹生產有一定監督管理職能,因為涉及安全生產,所以煙花生產廠商的直屬主管單位是安監局,也就是后來的應急管理局。而到了終端銷售環節,因為涉及的數量減少很多,所以更多由公安部門行使監管責任。
“隔行如隔山,不是說哪個部門都可以處理。”湖南省瀏陽市一位從事煙花爆竹生產的老板向南方周末記者舉例說,磷粉類的原料或者半成品,如果受潮、遇水,便會發生爆炸,所以煙花爆竹的車間、倉庫會有嚴格的通風透氣要求。此外,工作人員衣物上的靜電也有可能引爆原料或者半成品,所以,在一些生產和儲存環節,需要專業人士穿戴消除靜電的衣服和手套作業。
他說,涉及煙花爆竹行業的監管部門很多,交通和公安都可以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但是,查處之后的處理,通常會交給應急管理部門。“應該原地封存,交給專門的人處理。”
多頭管理、監管重疊
根據當地媒體公開報道,大城縣禁止煙花爆竹是廊坊市的統一行動,而此項行動的初衷,是出于環境保護的考慮。
2023年2月,廊坊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并且定于2月4日18時啟動II級應急響應。其中,“強制性減排措施”當中的第四條規定,全市區域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露天焚燒,市縣主城區禁止露天燒烤。
“環保確實也可以管(煙花爆竹)。”中國消防協會理事范強強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針對煙花爆竹的態度,沒有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只有地方性政策。禁止煙花爆竹的出發點不同,那么監管側重點和各個部門承擔的職責也有所側重。
范強強解釋,經過實踐驗證,燃放煙花爆竹尤其是在建筑密集城市內的燃放行為,的確和火災發生率有直接關聯。所以,相較于環保部門,消防部門和禁止煙花爆竹的關聯度更高。不過,公安部門也承擔著一定程度的防火任務,所以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監管重疊。
預防火災以及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處置,專業性非常高,相較而言,消防部門比公安部門更為專業。“之前出現過一種情況,公安部門沒處理好,界定責任時說,是因為消防沒有給他們做好培訓。”范強強說,因為消防專業性很強的緣故,所以,在涉及復雜監管任務時,也會把消防部門列入應急管理范疇,同時,消防保持著自身的獨立性。
關于這幾個部門在煙花爆竹領域的職責劃分,早在2017年,廊坊市政府發布的《廊坊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便在第四條規定:公安部門負責煙花爆竹的運輸、燃放、銷毀處置等環節的公共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煙花爆竹的生產、經營、儲存等環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其他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煙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
不過,這一規定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偏差。據大皖新聞報道,大城應急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對于網友提出的煙花爆竹處置問題,應急管理局曾經設立有專門的煙花爆竹處置科室,與公安機關存在交叉管理,“但后來對這塊的管理進行了厘清,涉及煙花爆竹的違法行為是由公安機關去處置”。
“的確存在多頭管理、監管重疊的問題。”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高級工程師鄭瑞文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安監局改組為現在的應急管理局,不僅僅只是名字的更迭,其改組的初衷,更多是希望解決多頭管理的問題,希望能夠理順監管責任。不過改組后,這一問題仍然沒有徹底解決。
鄭瑞文說,因為安全生產和消防,涉及很多非常專業性的行為,所以,多頭管理、監管重疊、職能重復的問題一旦出現,便會引發很多意想不到的安全隱患。
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 南方周末實習生 張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