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近日印發。到2025年,本市蔬菜自給率將提升至20%以上,實現豬肉自給率達10%,并將加快環京4小時糧食物流圈建設。
“十四五”時期,本市將保住百萬畝綠色糧菜、確保百萬頭生豬出欄、優化百萬畝優質果品、建設百萬畝林下經濟、穩固百萬畝外埠基地,抓好“米袋子”“菜籃子”生產,著力提升蔬菜、肉類等農產品自給率和控制力,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本市將嚴守1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和166萬畝耕地保有量底線,全面實施“田長制”,并將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對基本農田范圍內非農業用地進行清理整治,全面開展閑置設施、撂荒耕地核查與利用,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今年底前基本完成存量問題整治。本市將完成3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
到2025年,確保糧食生產在2020年水平上只增不減,蔬菜產量達到220萬噸,自給率提升至20%以上,全市生豬存欄量不低于50萬頭,年提供商品豬89萬頭以上,實現豬肉自給率達10%。
“十四五”時期,本市將聚焦小品種,培育大品牌,打造“北京水果”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櫻桃、大桃、葡萄、梨、蘋果等品種繁育和高標準生產示范基地50個。到2025年,新建、更新改造、提質增效綜合技術示范推廣果園面積達到100萬畝。
同時,將科學高效利用林地資源、森林資源和綠色空間,鼓勵發展與森林旅游、林下休閑、森林康養、自然教育、戶外拓展等密切相關的產業,推動發展林下養蜂、林產品采集加工等綠色產業,積極探索“林下種植+自然體驗”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到2025年,建成一批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高效利用林地資源100萬畝,總產值達到20億以上。
此外,本市還將建設一批環京津的肉、蛋、菜、奶“菜籃子”產品自控基地,與首都農產品銷售網絡相對接。強化糧食產銷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環京4小時糧食物流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