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李七莊街自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老舊小區居住功能、創新方式激發老舊小區活力,綜合治理村改社區,給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讓他們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李七莊街津淶花園是有著21年房齡的老舊小區,如何改善人居環境,激活老舊小區的活力,李七莊街以“樓門文化”為抓手,以樓門長為骨干,開展了“家風家訓”樓門創建工作的積極探索。
該社區9號樓1門,就是該項目其中的一個樓門,起名為“睦鄰安居”,該樓門居民在樓門棟長的帶領下,從召開樓門全體會議、樓門整體構思、策劃、設計、樓門細節打造方案到具體實施,鄰居們分工有序:每兩戶負責一層,有的住戶將自家能用于樓道裝飾的手工作品十字繡“梅蘭竹菊”四幅作品奉獻出來,有的住戶將外孫的繪畫作品、以及求助名師書寫繪制寫有“睦和、“寬容”等字樣的作品進行裝裱,用來裝飾各自樓層。
“住了21年了,變化特別大,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小區里道路平整了,樓道里干凈了。我們幸福感特別強,現在就和鄰居商量著一起把我們的樓道建設得更好,自己親手扮靚我們的樓道,我們的環境,覺得是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而且還能增進我們鄰里感情,特別好。”居民王大娘說。
樓門創建工作,是社區居民直接參與創建的一種大眾文化活動。同時通過樓門創建,拉近了鄰里之間的關系,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樣,鄧店社區作為李七莊街2021年村改社區的點位之一,鄧店社區和鄧店股份經濟合作社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將小區打造成宜居的人居環境。
“在多年的創文工作中,我們一直在不斷提高小區環境及秩序,不斷加大社區管理,增加垃圾清理力度,規范停車秩序等。比如我們在樓門前合理施畫了機動車停車位,并設立規范停車指示牌。再如為消除安全隱患,在樓門張貼了電動車禁止進樓的提示,并在樓側專門施畫非機動車停車位。在去年的全區創文工作中,我們聯合物業集中對小區樓道內堆物進行了清理,粉刷了墻面,并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維護,防止反彈,徹底解決了樓道內堆物、張貼小廣告等頑固問題。”李七莊街鄧店社區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通過多年創文工作,鄧店社區不斷提高小區的環境水平,增強居民文明行為的意識,讓居民對創文工作有了更深的認同感,讓居民更愿意積極配合創文工作,有更多的參與感,從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據了解,李七莊街于近期召開了2021年創文重難點問題專項推動會,對全街創文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認真梳理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厘清創文責任清單,抓基礎、攻難點,確保責任和成效落到實處。他們將針對線纜雜亂問題召開調度會,對社區內車輛亂停亂放、樓道堆放雜物、不文明養犬、建筑外墻脫落等社區治理頑疾進行全面摸底治理。同時,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對交通秩序、道路停車秩序開展集中整治,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記者許逸飛馬云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