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數據顯示,我國22個省養老金累計到賬資金9482億元。按相關規定算,將有近3000億元可投向A股或股票型基金。隨著中報披露公司的增多,養老金在二季度的布局浮出水面。數據顯示,已披露中報的公司中,17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出現了養老金身影。從所屬行業來看,養老金偏愛電子等行業個股。
養老金現身17股
根據人社部前不久披露的數據,截至6月底,我國22個省養老金累計到賬資金9482億元。按相關規定,這近萬億養老金最多將有三成,即近3000億元可投向A股或股票型基金。隨著中報披露公司的增多,養老金在二季度的布局浮出水面。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止8月13日記者載稿時止,在已披露中報的471家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出現了養老金身影。
具體上看,這17家公司分別為新洋豐(000902)、思源電氣(002028)、天虹股份(002419)、洽洽食品(002557)、燕塘乳業(002732)、東方財富(300059)、四方達(300179)、長海股份9300196)、蘇交科(300284)、東方通(300379)、智動力(300686)、通威股份(600438)、旭升股份(603305)、樂鑫科技(688018)、華峰測控(688200)、普門科技(688389)、華潤微(68839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這些公司中,思源電氣、燕塘乳業、東方財富、四方達、長海股份、智動力、通威股份、旭升股份、樂鑫科技、華峰測控、普門科技、華潤微等12家公司為養老金在二季度新進,新洋豐、蘇交科、天虹股份、東方通在二季度獲得養老金的增持,僅有洽洽食品遭到了減持。
從持股數量來看,截止目前養老金賬戶對東方財富的持股量最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802組合二季度末為東方財富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為4782.59萬股;其次是通威股份,二季度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804組合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為3669.56萬股;第三是新洋豐,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003組合持有公司1424.10萬股。此外,天虹股份、蘇交科2家公司養老金賬戶的持股量也均超過1000萬股。
持股比例方面,養老金賬戶持股比例最多的是普門科技,二季度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6021組合持有公司股份122.40萬股,占流通股的3.28%;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003組合持有燕塘乳業的股份比例也達到了3.23%;持有樂鑫科技比例則有2.09%,此外,對蘇交科、長海股份、東方通、四方達、新洋豐、天虹股份、洽洽食品的持股比例也超過1%。
市值上,養老金持有的東方財富市值最高。按公司13日收盤24.91元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802組合持股市值達11.91億元,較二季度均價的參考市值9.66億元,高出了2.25億元。養老金持有通威股份的市值次之,持股參考市值6.37億元。此外,養老金持有燕塘乳業的市值也超過1億元。
持股偏愛電子行業
以板塊分布統計,養老金賬戶持有個股以中小板及創業板公司為主,17家公司中有10家為中小創個股,持有的其余7只個股中,科創板公司4只、上證主板2只,深圳主板1只。按行業統計,電子行業最多,有3只個股;食品飲料、機械設備、電氣設備養老金均持有2只。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養老金二季度主要增持電子板塊,看重的是該板塊成長的確定性,現在來看電子板塊中不少優質龍頭企業的中報業績表現超預期。科技股是未來A股走牛過程中最重要的板塊之一,雖然當前估值處于高位,短期可能有回調壓力,但長期是國家大力扶持的朝陽產業。”
養老金投資風格穩健,其看好的公司半年報也有著不錯的業績表現,重倉持有的17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30%。其中,華潤微、思源電氣、華峰測控、東方財富等4家公司2020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當中的華潤微凈利潤增幅最大,達145.27%。
基此于,養老金重倉股二季度以來股價表現良好。統計數據顯示,養老金重倉持有的這17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股價二季度以來跑贏大市(滬指同期漲20.74%),占比64.71%。其中,通威股份表現最好,累計漲幅達104.35%;此外,普門科技、新洋豐、華潤微、華峰測控、長海股份、思源電氣、洽洽食品、燕塘乳業等10家公司累計漲幅也超過30%。
“伴隨著養老金規模的不斷壯大及市規模的擴大,養老金重倉股越發受市場關注。”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養老金出現缺口現象,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養老體系改革,其中基本養老保險的投資管理改革是較為重要的一環。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指出,當前我國無風險利率仍相對較高,固收類配置占比較大,權益類資產配置較少。然而,長期看,老齡化會帶來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固收類資產收益率下降是必然趨勢。而權益類資產長期收益率較高,在給付壓力增加的情況下提高權益類資產比重也是必然發生的。因此,進行后續長期資產框架構建時應考慮削減固收類占比,增加權益類比重。
事實上,發達國家對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已有成熟經驗。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養老目標基金在美國發展迅速,2019年底總規模為1.778萬億美元,十年來平均增速達到13.83%,其資金來源主要為美國最大的養老資產DC計劃與IRAs,體現出養老目標基金對長期資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養基金入市還有較大空間
7月21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26個省份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22個省份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累計到賬資金9482億元。與一季度相比,基本養老金到賬資金增加了229億元,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
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基本養老金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可以達到30%。按照最高比例計算,可進入資本市場用于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資金規模近2845億元。而相較之國外,目前我國養老金持股規模仍有提升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依然以儲蓄為主,占比高達88%,而各類理財資金合計95.62萬億,投資期限都在一年以內。實際上,不只是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養老金的資產配置中權益投資占比亦是如此。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王軍輝表示,美國養老金市值占總市值比重基本保持在20%-30%之間,而我國三支柱養老金合計持股規模占股票市場總市值比重不到10%,這意味著中國養老金資產配置中權益投資占比較低,而這也導致中國資本市場長期配置型資金明顯不足。
在年初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透露截至2019年底已有22個省(區、市)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委托總金額達到10930億元。人社部將持續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推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同時穩步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全面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曾表示,在預籌積累模式的養老制度下,養老基金管理與資本市場關系密切,需要促進養老金投資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這次人社部首次披露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數據,這意味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已經進入實際投資運營層面。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到賬投資的金額來自政府主導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也即我國現行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一支柱”。伴隨老齡化發展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壓力的增加,國家在建設養老保險制度“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方面持續發力,逐步推動三支柱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完善。可以看出,未來開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資金比重還有較大的增量空間。作者:張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