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出國學習、旅游回國時不能攜帶蜘蛛、蜥蜴、甲蟲等小動物,“異寵”入境有什么樣的危害性?……6月13日,由南寧海關動植物和食品檢驗檢疫處、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及邕州海關聯合主辦的“通往世界的大門、你我共同守護”普法教育活動在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行,通過活動增強在校大學生守護國門安全的意識,近百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海關關員講解“異寵”的危害
區別于貓、狗等常見寵物,“異寵”主要是一些外形奇特、罕見怪異的動物,有兩棲類、爬行類、昆蟲、蜘蛛等節肢動物類,以及小型嚙齒類哺乳動物等,它們可能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后代。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業務量逐年增長,一些人出于獵奇心理通過郵寄、攜帶等渠道購買“異寵”非法入境。當天活動中,海關關員通過PPT展示、播放宣傳片、典型案例介紹、問答互動等方式,為同學們講解了生物安全的概念,瀕危物種保護的重要性、“異寵”入境危害性、進出境禁止攜帶寄遞物品種類等知識,增強師生保護國門生物安全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
“這次活動很有意義,讓大家懂得守護國門生物安全,人人有責。”采訪中,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師生紛紛表示,會嚴格遵守進出境法律法規、積極向身邊人宣傳相關規定,以實際行動自覺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據了解,南寧海關以“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為指引,織牢織密生物安全監管防控網,推進國門綠盾2023、跨境電商寄遞‘異寵’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切實扛起防治外來物種入侵、守護生態安全的重大責任。
相關案例:
今年3月,南寧郵局海關關員在一件申報為“Garage Kits toy”(車庫工具箱玩具)的進境郵件發現一只甲蟲,整蟲長約10厘米。經鑒定該甲蟲為婆羅洲南洋犀金龜,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蟲之一,性情暴躁,攻擊性較強。這是該關自“跨境電商寄遞‘異寵’綜合治理”專項行動以來首次查獲 “異寵”。
據了解,近年來南寧海關截獲的“異寵”有鹿角蕨、蠐螬(金龜子科幼蟲)、竹節蟲、方形巨蠊、婆羅洲南洋犀金龜等,這些動植物未經檢疫處理,可能攜帶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對我國農林業、生態環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