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13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廊坊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在廊坊市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歌劇廳落下帷幕。
河北省定州子位吹歌民間藝術團《放驢》
閉幕式上,出席領導和專家為本次參演的32個民間樂種組合頒發了“優秀樂種組合”證書,為10家參演院團頒發了“優秀民族樂團”證書,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廊坊市人民政府頒發了“優秀組織單位”牌匾。
閉幕演出——“國韻悠揚”音樂會精選了參加本次展演的13個優秀民間樂種組合,既有中國音樂學院、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等專業音樂院團(校)的樂種組合,也有子位吹歌、永年鼓吹樂團等來自基層、特色鮮明的民間班社,還有內蒙古查干樂團、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民族古樂組合、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歌舞劇院“夏布特”組合等來自祖國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樂組合。演奏曲目兼收并蓄,既有《拉呱》《遷徙》等彰顯本地風物人文、富有地域特點的作品,也有《尺調雙云鑼八拍坐樂套曲》《傾杯樂》等致力于恢復古曲風采的作品,更有《粵茶·娛樂升平》《賞秋》等探索傳統民樂現代表達的作品,充分彰顯了民樂藝術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煥發的勃勃生機。演出樂種各展所長,泉州南音委婉深情、西安鼓樂典雅華麗、山西吹打樂粗獷熱烈,各個組合通過精巧編排,以靈活方式銜接出場,生動活潑,共同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民族音樂盛宴。
福建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梅花操》
全國民族器樂展演為期8天,以“民族音樂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日”為宗旨,來自全國各地的1600余名藝術家和民樂工作者奉獻了14場演出,集中展示近年來民族樂團創作建設、民間樂種傳承發展等方面取得的優秀成果。民族音樂及相關領域的專家、藝術家以“一團一評”“一場一評”的方式對演出進行研討交流,探討民樂創作發展規律,引導創作方向,凝聚發展共識,加強民族音樂理論評論建設。6場“遇見藝術”民樂快閃活動組織民族樂團、樂種組合以小分隊形式,深入到商業街區、文化廣場、旅游景區進行演出,讓民樂藝術走近群眾,融入百姓生活。
此外,河北省充分利用全國民樂演出團體、文藝院校、培訓機構聚集的有利時機,在廊坊市舉辦了河北省民族樂器展銷活動,集中開展展覽展示和洽商訂貨活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圖為閉幕演出現場
展演堅持“線下線上融合、演出演播并舉”的傳播理念,聯合中央、地方等多家網絡平臺形成媒體矩陣,對所有演出進行全程同步線上直播,并且通過民樂名家講座等形式,普及傳播民樂知識,展演相關視頻點擊量超2.5億次,讓人民群眾共享民樂藝術盛會。
(圖片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