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水磨溝區各社區(村)工作隊堅守一線、防范疫情,各工作隊結合實際,在摸排登記、居民互助、健康宣傳、后勤保障、醫療救助等方面采取形式多樣的舉措,全力阻擊疫情,服務居民。
建鄰里守望哨
2月4日,在溫泉西路北三巷錦秀山莊小區14號樓,單元樓棟長潘鳳蘭將自家的儲備的醬油和剛買的水果送到了樓上老人趙玉堂家。
“他年齡大了,上下樓不方便,我家有多余的,可以給他用,這樣他就可以少下樓,少跑趟了。”潘鳳蘭說道。
這段日子,為了減少居民外出,單元樓棟長潘鳳蘭在群里號召居民支持社區工作,相互幫助,誰家缺鹽少醋了,或者誰家菜快吃完了,也都多買些菜,送過去,盡量減少外出。
潘鳳蘭說,工作隊和社區干部非常辛苦,居民也要配合,能在樓棟里解決的,就盡量不出小區,少給社區添麻煩。
14號樓有48戶居民,絕大多數都是上班族,平時鄰里和睦,相互幫助,在抵抗疫情特殊期間,大家更是齊心協力,手足相親,共渡難關。
水磨溝區紀委監委駐團結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馬麗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工作隊與社區一道,整合調動社區黨員干部、民警、物業人員、居民“四種力量”,建好社區、小區、樓門“三道防線”。充分發揮17個單元樓棟長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建“鄰里守望哨”,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團結一心,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組成四色志愿者服務隊
2月4日中午,社區干部晏雪丹把買來的土豆、白菜等蔬菜,放在了居家隔離居民小侯的家門口,給小侯發了微信,提醒她別忘了取。
小侯在內地上大學,放假回到家后,一家三口就開始了居家隔離日子。晏雪丹負責她家的日常用品的采購。
“晏阿姨非常細心、有耐心,我們缺啥告訴她,她都會想辦法替我們解決,我們全家都非常感謝她,一定會配合社區在家做貢獻。”小侯說。
七紡片區沿河北社區組建,紅色抗疫先鋒隊、綠色健康宣傳隊、藍色后勤保障隊、白色安全醫療隊,這四支小分隊活躍在沿河北社區疫情防控一線,承擔起了沿河北社區宣傳、巡查、服務等的工作。
晏雪丹是藍色后勤隊成員,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為合金小區居家隔離的居民采購蔬菜、藥品等生活用品。此外,還要定時清理、消毒居家隔離居民的生活垃圾。
水磨溝區紀委監委、區園林管理局駐沿河北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錦飛說,工作隊拉緊織密防控網,組建“紅綠藍白”四色志愿者服務隊,采用“包片”“每人對應”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解決居民生活困難,阻止疫情蔓延。
流動大篷車走村串巷
在石人子溝片區石人子溝村,有一輛微型客貨車,上面安裝了一個大喇叭,在鄉間道路上,不斷地播放疫情動態、疫情的危險性和防疫知識。
這輛車是村民為工作隊義務提供的,協助工作隊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石人子溝村位于水磨溝區東部農區,面積22.3平方公里,479戶村民。針對村子面積大、村民居住分散的特點,市委政法委駐石人子溝村采取流動大篷車的形式,走村串巷,為村民宣傳。
村民艾山江•吐爾遜平時種地,開農家樂,疫情來了后,他主動關停了農家樂。
艾山江•吐爾遜說:“大喇叭幫助我們提高了疫情的認識,我們要配合村里的工作,少走動,少串門。”
除了村民提供的客貨車外,工作隊還利用村里工作人員的5臺車,在村里各個隊里巡邏、宣傳。
疫情防控期間,工作隊還在村子主要路口設置了宣傳點,測溫、登記、消毒,勸阻村民盡量不要外出。
市委政法委駐水磨溝區石人子溝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平說,流動大篷車宣傳了防疫知識,提高了村民對疫情的認識,現在村里90%的村民都在家里過節,沒有外出。(記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