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16時許,地表溫度超過40攝氏度,國網景德鎮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班的兩名員工頭頂烈日,穿著密不透風的絕緣服,對新都民營陶瓷園新增的一臺變壓器進行帶電作業搭火。20多分鐘后,兩人從斗臂車上下來,衣服已濕透了一大半。退伍軍人吳菁說:“雖然辛苦,但能給陶瓷園400多戶用戶送去清涼,保障企業發展用電需求,值得!”
保障電力供應是電網企業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價值所在。國網江西電力堅決扛牢保供責任,堅持政府、電源、電網和社會多方協同,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電需求。
充分挖掘省內發電潛力
入夏以來,全省持續晴熱高溫天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受天氣影響,疊加一系列穩經濟政策陸續落地生效,我省用電負荷快速攀升,最高值已達3210萬千瓦,較去年夏季增長292萬千瓦,同比增長10%,電力供應正常。
電力供需實現平衡的背后,發、供、用等環節綜合發力功不可沒。
早在4月15日,國網江西電力超前印發了迎峰度夏“1+9”保電方案。其中,挖掘省內發電潛力是做好電力保供的一個重要舉措。
在國網江西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值班調度員24小時堅守崗位,密切跟蹤省內各類電源發電情況。用電曲線的每次波動和變化,都需要值班調度員迅速做出反應,保障發用電兩端平衡。
截至7月底,全省發電總裝機容量達5133萬千瓦,其中火電是我省發電的“主力軍”。
國網江西電力副總經理、黨委委員李迎軍說:“我省發電企業各類電源應開盡開,穩發滿發,火電、水電等常規電源按最大頂峰能力運行,新能源強化設備運行維護,最大程度發揮了頂峰作用。”
國網江西電力全力做好并網服務,在用電高峰到來之前,完成了信豐電廠兩臺機組、豐城三期7號機組、新灘光伏等4座新能源場站和旭塢儲能電站送電調試工作。同時科學組織21臺次、容量1221萬千瓦的火電機組按時完成計劃檢修,保證了機組在大負荷考驗時發揮出更大作用。我省新能源的支撐作用也日益凸顯。截至7月,全省光伏和風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500萬千瓦。
積極爭取省外電力支援
江西一次能源匱乏,能源電力對外依存度高。國網江西電力立足省情,充分利用特高壓雅湖直流及湘贛交流、跨省跨區資源配置能力,積極爭取更多省外電力入贛。
去年我省投產的“一交一直”特高壓工程,為有效應對夏季的負荷高峰發揮了重要作用。沿著雅湖直流“高速公路”,來自四川的清潔電力源源不斷送入江西。我省的區外最大受電能力由過去的260萬千瓦提升至780萬千瓦。
立足當前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同時,國網江西電力著眼長遠,未雨綢繆,做好今冬明春和“十四五”未來幾年的電力保供工作。例如,有序推進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建設。此工程投產竣工后,我省的區外受電能力將突破1000萬千瓦。同時,積極配合省政府爭取第二回入贛特高壓直流工程和贛閩聯網工程盡早納入國家規劃建設,進一步提升跨省跨區資源互濟能力。
用心用情做好供電服務
“變壓器、線路樁頭運行正常。”7月30日21時,國網南昌供電公司青云譜供電中心配電班班長鄔磊手持紅外測溫儀,對10千伏廣州路Ⅱ線及臺區設備進行測溫巡視,一旁的李貴福在巡視記錄本上快速記錄著一組組檢測數據。
“青云譜區居民住戶較多,大家晚上都開空調,用電負荷自然節節攀升。”鄔磊介紹,入伏以來,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夜間巡視,一趟下來汗流浹背。
高溫天氣,炙烤著電網設備,同樣考驗著電網廣大干部員工。
目前,全省29座500千伏變電站全部轉為有人值守,平均每日出動150人,對超特高壓輸電通道、特高壓換流站、特高壓變電站和重特大設備、重要輸電斷面開展特巡特維和特檢特查。全面實施低壓故障“主動派單、主動搶修”,加大不停電作業力度。截至目前,累計帶電作業次數19732次,減少各類用戶停電損失5110.7萬千瓦時,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同時,國網江西電力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出臺保安全穩經濟促發展9條舉措,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上半年,江西電網9項供電服務指標位居國網系統前三。(彭海燕 記者劉佳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