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重慶市歌舞團與大渡口區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九宮廟步行街風雨舞臺舉行。簽約雙方將共同致力于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和南部人文之城的人文、藝術培育與發展。
地處重慶市主城西南部的大渡口區曾因重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而興。重鋼外遷后,大渡口區創造性地在音樂文化產業中積極找尋新的經濟增長點、謀求產業轉型新動力,昔日老工業區逐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奏響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樂章。
2019年,重慶市政府審議通過了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整體概念性策劃方案綱要,明確把釣魚嘴半島定位為“音樂半島”。大渡口區在音樂產業中捕捉到新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為營造良好音樂氛圍,讓音樂成為大渡口區的城市符號,老工業基地大渡口區越來越“年輕”,適時開展系列音樂活動,為轉型成為“南部人文之城”注入“青春元素”,收獲更多年輕力量的關注。
2020年11月8日,第二屆重慶長江草莓音樂節在大渡口區落下帷幕,吸引了3萬余名音樂愛好者前來參加。“大渡口區已與草莓音樂節的運營方——北京摩登天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長江草莓音樂節舉辦地永久落戶釣魚嘴。”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12月26日,大渡口區成功舉辦“人文渡口·樂亮江灣——全國古琴名家新年音樂會”,傳承獨特音樂文化基因,提升市民品鑒高雅音樂的品位,助推釣魚嘴音樂半島建設。
大渡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詔彬稱,坐落于大渡口區東南角的釣魚嘴半島是主城區開發最晚的一個半島。“要把整個半島打造成音樂半島是獨創的。”郭詔彬指著規劃區微縮沙盤向記者介紹。
按照規劃,釣魚嘴半島將布局“一廳一院一館一場一營一臺”6處重大文化藝術設施,用地總面積26.96公頃,總建筑面積18.31萬平方米。其中,長江音樂廳已被列入市級重點公共設施項目,并計劃在2022年奏響第一場音樂會;長江音樂學院致力于成為培養高層次音樂人才基地;長江音樂博物館將成為長江流域音樂遺產聚集地;呈現音樂元素的長江音樂廣場、聚集音樂產業的長江音樂營、承辦音樂活動的長江音樂臺,將共同發揮城市音樂文化集聚功能,形成展現重慶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文化新地標。
圍繞產業定位,大渡口區大力推進音樂產業基地建設,引進一批音樂企業和音樂創作機構,創新發展“音樂+”產業,形成集音樂創作、教育、演藝、版權交易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產業集群。中國音樂家協會(業余)音樂考級重慶市考區考點正式落戶大渡口。大渡口區與綠地西南重慶區域簽署合作協議,聯手打造釣魚嘴半島聽江藝術中心,為音樂半島導入更多優質資源,促進釣魚嘴濱江灣區高品質發展。該區還與四川音樂學院攜手推動長江音樂學院建設,共同培育“音樂+”相關產業,努力將半島打造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璀璨的藝術明珠。
同時,為提升音樂半島的影響力,打造音樂品牌,大渡口區將建設涵蓋樂器、音頻設備、音樂出版物等西部最大的音樂用品市場,設立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等分支機構,推動音樂半島特色產業園區輻射成渝、影響全國。
據悉,該區2020年新簽約文旅企業21家,總投資額45.29億元,到位資金達12億元。
記者近日在現場看到,在推動產業集聚、營銷音樂品牌的同時,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長江文化藝術灣區規劃布局的5條軌道交通線路已建成1條。長江音樂廳、長江音樂學院概念性建筑設計方案的國際征集圓滿落下帷幕,半島土地征收方案、拆遷等前期工作以及音樂大道、半島軌道交通體系、附屬學校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冉瑞成吳陸牧通訊員譚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