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清晨的帕米爾高原依然冷意襲人,一場淅瀝小雨更是帶來陣陣涼意。正值端午假期,依薩尼·阿迪力卻背著小書包、冒著小雨往學校跑。“我聽老師說今天學校要通電,教室里的電燈和‘班班通’都能用了,很是好奇,就和同學們專門跑來看看。”
12歲的依薩尼·阿迪力是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西合休鄉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以前教室里沒有電,太陽一落山,即使想學習也學不了。現在通了電,有了明亮的教室,我可以想學多久學多久。”說著,依薩尼·阿迪力便從書包里拿出了假期作業。
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西合休鄉位于昆侖山深處,地處偏遠,自然條件惡劣,居民用電問題已成為當地發展的制約因素。自2014年起,新疆通過大電網延伸和光伏的方式,解決了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西合休鄉就位列其中。但受大山阻擋、人員居住分散和光伏電靠天吃飯等因素的影響,西合休鄉的光伏供電可靠性差,民眾基本用電需求得不到保證。
2019年,自治區政府與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投入2.9億余元,積極推進西合休鄉通大電網工程。這是新疆第10個竣工投運的光伏行政村電網工程,解決西合休鄉423戶農牧民用電問題。
曾參與項目施工的康建新告訴記者,此項工程施工難度大,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存在很大的困難。“該工程需翻越海拔4000米的阿卡孜達坂,施工現場地勢險峻,垂直落差大,稍有不慎就有高空墜落的風險。由于每天都需翻越數百米的溝谷抵達施工現場,為節省時間,施工人員在電網基塔上一待就是12小時,天天和太陽一起上下班。”
6月25日,西合休鄉通大電網工程正式竣工投運。現任西合休鄉小學副校長的達吾提·吾斯曼很是激動。“1989年我入學西合休鄉小學,那時只能用煤油燈學習,我做夢都想用電燈看書。今天學校通了大網電,不僅圓了孩子們的用電夢,也圓了我這個‘89屆老學長’的兒時夢。”達吾提·吾斯曼笑著說,“通了大網電后,我們要通過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讓孩子們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使這些農村孩子能與城市孩子一樣,享受國家現代化教育成果。”
這次通電,不僅點亮了西合休鄉小學師生的“教育求知夢”,也點亮了西合休鄉政府的“招商引資夢”。
“我們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沒通電之前,鄉里的畜牧加工廠計劃遲遲無法落地。現在有了電,就可以快馬加鞭推進計劃實施,使畜牧產品的利潤更多,讓鄉里民眾的錢袋子更鼓。”西合休鄉黨委書記李云說。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南疆電網建設。總投資65.8億元,實施了無電地區電網改造工程,徹底解決了南疆19.37萬戶、75.54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總投資36億元,實施了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補強了南疆地區電網網架結構,有效解決南疆供電瓶頸問題;總投資137.4億元,實施了南疆四地州煤改電一期工程,解決了南疆近百萬群眾冬季取暖問題;特別是總投資5.92億元,實施了11個光伏行政村通大電網工程,共將惠及1535戶各族群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的供電保障。(牛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