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藍海”。
近年來,巴南區圍繞“建成全市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全國免疫力經濟發展先行區”定位,按照“金籃子要裝金雞蛋”的要求,以重慶國際生物城為核心,瞄準醫藥產業、醫療服務、健康旅游、養老休閑、健身康體、智慧健康管理6大方向,全面構建“健康+”發展格局,率先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領先企業集聚
產業體系日漸完善
6月28日,重慶國際生物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暨中科院(重慶)生物醫藥專利池在重慶國際生物城正式啟動運營。此舉意味著巴南區生物醫藥領域將迎來“智”變,成為助推巴南經濟發展的高引擎。
在巴南區,像重慶國際生物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這樣的知名企業還有不少。
近年來,巴南區以壯大經濟規模、提升發展質效和完善產業鏈條為著力點,加速壯大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2大新興產業,提升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消費品工業3大優勢產業,積極培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未來產業和工業設計、軟件和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創新、融合、綠色、協同發展態勢良好。
截至目前,國際生物城入駐企業已突破100家,產業規模超過千億,聚集起智睿生物、博唯生物、智翔金泰、宸安生物、美國雅培克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推動了產業的快速集聚發展……如今,這里已發展成名副其實的大健康產業聚集地。
與此同時,巴南區其他核心、優勢產業也按下發展“快進鍵”。惠科、宗申等規上企業成為市級領軍企業,惠科金渝揭榜創建“燈塔工廠”,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305戶,連續三年新升規企業數量在40戶以上,全區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8家,獲評數量居全市第二位。
因地制宜興產業
企業創新謀發展
國家級抗體藥物孵化中心在巴南建成投用,5家企業成功申報2022年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重慶鈦業成功申報工信部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區人民醫院掛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巴南醫院……
這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是巴南區因地制宜興產業,持續優化產業鏈條取得的成效。
作為全市唯一同時擁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高新區”兩張“國家名片”的生物醫藥園區,近年來,重慶國際生物城大力推動產業鏈招商,依托引入的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不斷推動產業集群擴能、產業鏈條完善,加快構建以生物藥為核心,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為特色的“1+3+N”產業體系。
目前,重慶國際生物城在研創新藥物達到36個;九價HPV疫苗、白介素-17、口服紫杉醇、利拉魯肽注射液、德谷胰島素、治療用乙肝疫苗等17個創新藥物進入臨床;九價HPV疫苗、利拉魯肽注射液等8個產品進入三期臨床。其中,四價、九價HPV疫苗三期臨床已揭盲,加快推進附條件上市,白介素-17完成三期臨床加快申報上市。
今年上半年,重慶國際生物城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9.14億元,同比增長30.06%,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成效明顯,成為引領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健身康體不斷擴大
醫旅融合支撐有力
想要發展康養產業,必先摸清資源底牌。
近年來,巴南區以東溫泉、南溫泉為本底,圍繞打造“國際康養旅游目的地”目標,著力發展“古鎮、溫泉、巴縣老院子、美麗鄉村”四大文旅品牌,數字賦能智慧文康旅,加速推進醫旅融合項目。
“一鎮兩島”規劃編制序時推進,摸底全區老院子資源200余處,抓好策劃盤活資源;南溫泉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白象山片區農文旅、強鎮帶村等美麗鄉村項目持續推進;“巴實游”平臺順利上線,拉動文康旅產品消費近億元,有效提升巴南文旅消費影響力和競爭力。
“國際生物城積極創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重慶康養照護中心項目、木洞中醫藥傳統文化展示體驗基地的建設也正在加快。”巴南區大健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巴南區圍繞“體育+”“+體育”,完善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體育產業專業化、品牌化、時尚化、融合化發展,成功舉辦全國U系列舉重冠軍賽,打造低空飛行營地、漂流營地、露營基地、攀巖項目等18個。
此外,巴南區還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開發流調溯源信息化平臺“家園在線”;成功創建互聯網醫院1家、“智慧醫院”2家,切切實實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