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利用和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監管作用,及時排查解決基層食品安全管理隱患和問題,近日,揚州市市域社會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該市市場監管局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打通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工作“四個最嚴”指示要求,緊緊圍繞“提高全市人民飲食安全保障水平”這一中心任務,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總目標,統籌做好“世界美食之都”建設和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未發生群體性、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和有影響的負面輿情事件。
揚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洪昊表示,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是將食品安全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壓緊壓實屬地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以鄉鎮(街道)、村(社區)和基層網格隊伍為基礎,以市域社會化治理現代化管理平臺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充分發揮網格員隊伍的優勢,切實將食品安全的風險隱患排查、科普知識宣傳等工作事項納入基層網格員工作范疇,確保基層食品安全工作有人干、有人管、管到位,形成“縣牽頭、鎮主抓、村協管、格排查”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格局。
洪昊介紹,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以分級分層分類監管著手布局,明確縣級、鄉鎮、村級和網格員四級工作體系職責,要求重點突出:加強基層食品安全檢查,掌握轄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情況,收集、甄別、上報食品安全相關線索,及時督促整改食品安全問題和隱患;輔助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宣傳;加強農家宴、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縣、鄉鎮級市場監管部門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機構信息互聯互通、資源整合,實現對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的動態監管、源頭治理。
今年7月,開發區施橋鎮作為揚州市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首個試點地區啟動試點。據悉,施橋鎮共有注冊登記食品經營單位578家。施橋鎮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徐長勝解釋,施橋鎮劃分綜合網格31個,并建立了一支專業協作的食品安全工作團隊,明確了17名協管員、配備了70名專兼職網格員。“網格員負責每天巡查,發現問題,立刻向網格化數據中心報送信息,中心及時轉到相關職能部門處理并解決問題。”
“全市已劃分了綜合網格5280個、專屬網格840個,配備了專兼職網格員超2萬名。”洪昊表示,揚州市市場監管局還與該市市域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政法委)聯合印發《關于在全市推行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的通知》,在文件中明確將食品安全的風險隱患排查、農家宴報備和指導、科普知識宣傳等工作事項,納入基層網格員工作范疇。
此外,為確保市域食品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揚州市還配套建立協調聯動機制、閉環管理機制、教育培訓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等四項工作機制,制定網格員績效獎勵制度,并按照“以獎代補”“舉報獎勵”等有關辦法,對符合食品安全舉報獎勵條件的網格員兌現獎勵,充分調動網格員信息采集的積極性,鼓勵將考核情況與網格員待遇掛鉤,積極探索基層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機制。
揚州將總結施橋鎮的經驗做法,在全市分片分批次推進,力爭今年年底前在各縣(市、區)、功能區部分鄉鎮(街道)實現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力爭2022年底前實現全市鄉鎮(街道)全覆蓋。
(梁奇 柏瑋娜 王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