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結果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
將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納入中考,是長治市中考改革的一部分。2019年6月,長治市宣布從2022年開始,當地中考將增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50分,其中身體素質占20分。
這20分包括10分的過程性評價和10分的結果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查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心理健康表現等情況;結果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占5分。
對裸眼視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我們將裸眼視力分為三檔,大于等于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于等于4.5為重度近視,得3分。”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體重的考察則由體重指數(BMI)來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間、女生16到22.6之間為正常,得5分;男生小于等于15.7、女生小于等于15.9為低體重,得4分;男生22.9到26之間、女生22.7到25.1之間為超重,得4分;男生大于等于26.1、女生大于等于25.2為肥胖,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樣相差兩分。
“這兩項考核,考生最后得分差距并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育鍛煉、保護視力,提高身體素質。”面對公眾質疑,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新聞一出
迅速引起網友熱議
有網友質疑此舉
“涉嫌基因與經濟雙重歧視”
也有網友認為
這是一個好的導向
督促家長關注孩子的視力和健康
有律師表示
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直接與分數掛鉤不太合適
那么,這樣的做法
是否會造成歧視和不公平呢?
“我認為這一教改措施的導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學校早一點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和健康,但需要細致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副主任楊曉教授告訴記者,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時就有一定度數,六七歲時就已經是高度近視了;二是環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當,這一般是上小學后學業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造成的。
“如果沒有更細化的規則考慮到這部分孩子,將是一種不公平。因為這些孩子的近視存在遺傳易感性,并非用眼不當導致的。”楊曉說。
還有專家指出,不僅僅是近視,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傷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會造成裸眼視力下降。
面對質疑,長治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
對于先天性近視的學生,家長可提供孩子自近視以來的醫院就診及治療相關證明材料,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后,可直接得5分;
因意外事故導致裸眼視力受損的學生,可通過醫療部門出具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后,也可以得5分。
同樣的,“對于吃含激素藥物導致肥胖的學生,如果在用藥期間,家長可提供醫療部門出具的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后得5分”。
楊曉建議,視力納入中考這一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之間,最好有一定時間差,讓大家有充足的準備時間。“近視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對于已經近視的孩子,在知道這一消息后,即便開始重視保護視力,也很難達標。”
她說:“現在可以提出這一教改措施,但最好從絕大部分孩子還沒近視的年齡段開始實施,讓大家早點重視起來。進入小學前后是防止近視關鍵期,應該引導大家在入學前就開始注重視力問題。”
這一新規及其回應
你怎么看?
來源:新民晚報、新華每日電訊、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