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 財經資訊 > 正文

    A股環保企業的均有資產估值大跌史 環保產業面臨綠色科技轉型大趨勢

    2020-07-21 13:48:26    來源:中國網    

    上市動態PE首尾極值差距高達5401.70倍的百分百跌價戲碼,已在A股環保企業中上演。

    不僅如此,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目前A股上市的34家環保企業均有估值大跌的經歷,區間回落最小幅度也在60%以上。

    早期盈利難、受PPP政策落地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重投入型的環保行業面臨著內生增長不足撐起預期高估值的尷尬。

    有分析指出,技術驅動傳統末端治污轉型綠色科技創新發展才是轉機,無論科創板還是其他平臺的融資屬性要與研發投入與產出的資金需求有效銜接才能做大蛋糕,借概念進行盲目擴張的做法不可取。

    環保A股跌下高估值“神壇”

    如果你是股民,對當前A股行情的成因或許不會陌生。因為總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這是‘722打新’正式開始之前的能量集聚,即便指數往下走,但還是縮量的格局。未來科創板行情起來了,A股的對標企業乃至相關行業估值有望跟進抬升。”

    如果應驗,不妨先來看下環保股。單從低吸高拋的技術角度去分析,該板塊可謂是價值洼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Wind統計發現,按照證監會行業劃分,目前A股34家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業公司全部走下高估值的“神壇”。

    具體來看,其中最懸殊的是世紀星源,其歷史最高市盈率達到5410.72倍,歷史最低市盈率觸底9.02倍。截至7月12日,其收盤時動態市盈率為20.98倍,首尾極值相差5401.70倍,落差達到99.83%。而差距相對最小的幅度也有66.44%,為綠茵生態,其歷史最高市盈率為40.58倍,最低為13.62倍,最新動態市盈率為21.23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環保股在二級市場上的落差如此之大?如果歷史經驗總有可借鑒之處,那么所謂的估值拉升是否又涉曇花一現的炒作之嫌?

    有市場人士對此表示認同。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就提及,環保企業普遍“小散亂”,缺乏具有技術含量的硬實力,一些所謂的技術創新又被冠以題材炒作被資本跟風。“如果沒有技術含量,估值就不會高,因為沒有業績沒有競爭優勢。”

    不過記者發現,以目前科創板申請注冊的4家環保企業來看,上市標準均采用方案一,是對凈利潤和營業收入有硬性要求的唯一條款,且部分企業近兩年的凈利潤均高達7000萬元之多。這難道不足以撐起未來環保產業的估值旗艦領航序列?

    而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了面前——環保產業面臨綠色科技轉型大趨勢,傳統PPP模式下的高耗能商用吸金模式,倒是涉及新能源開發、創新治污技術等突破性技術攻關項目會受到資本青睞。而這一切需要的還是資金,且是有關于創新研發的高比例投入。

    研發投入占比微乎其微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已上市企業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微乎其微。Wind統計顯示,A股34家環保企業相關數據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07%、2.86%和2.94%。

    對于這樣的投入現狀,有市場人士表示擔憂。有分析指出,高研發公司的股價才會對研發帶來的業績進行反映,特別對于技術型企業來說,研發投入同估值的提升會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他解釋道,一方面,研發出的新產品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股價伴隨著業績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市場對高研發公司當下賦予的估值會更高,表現為市場對該領域的熱情與期待。

    反觀當前的4家擬沖擊科創板環保企業,情況雖有好轉,但也不容樂觀。Wind統計顯示,金達萊、萬德斯、金科環境、德林海在過去三年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水平分別是6.48%、4.94%和5.47%。

    對于估值這件事,一二級市場倒掛的常識自不必多提,但如前述,業界對技術創新驅動業績成長的有效性仍抱有期待。特別對于當前高價發行、高估市盈率與超募的科創板上市發行特點來說,有分析認為,必須擁有技術的公司才能在后期市場上獲得一定程度的估值溢價。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在同每經記者交流時透露,此前上市的環保公司大多會因為商業模式中過度依賴BOT、PPP等補貼而估值折價。一個核心的邏輯是,環保產業也具有周期性,“從2018年融資環境趨緊以后,PPP模式大幅收緊,市場的流動性承壓,企業面臨經營和市值管理的雙向牽制,很難做。”他亦坦言,“如果放在貨幣政策寬松的時期,環保公司就有了加杠桿的機會,特別是前幾年,部分環保公司為了謀求業績快速增長開始了加杠桿的力度。”

    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2014年中至2015年,A股系統性估值大爆發;緊隨其后的2016年,生態環保寫入“十三五”規劃,指數層面并沒有出現明顯下降,維持震蕩格局,估值托底明顯;但從2018年進入金融去杠桿周期后,環保指數下降明顯。Wind環保指數顯示,2018年初仍在34052點,到今年初已探底至13713點,下降逾60%。

    可見,考慮到環保產業的周期性對企業估值的影響,突破傳統模式下的技術創新發展才是估值內生增長及延續的關鍵,更有助于吸引更多市場流動性。

    運營類公司盈利模式穩定

    企業內生增長的另一層含義是追求發展的穩定性,對初創型科技環保類企業更是如此。達晨創投專做環保投資的業務合伙人錢文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些運營類的公司在盈利模式方面相對穩定,或成為今后資本布局的主要方向。

    “企業或在短期內很難產生效益,且受政策驅動,但這個波動的過程也是優勝劣汰的過程。跟工程類掛鉤的環保企業往往不會像有些行業成長性高增,但相對穩定,主要看重空間想象力和延展性。”之所以這樣看,錢文暉認為,目前環保公司是在經歷一場從過去工程類模式到現在運營類模式的轉變。核心的邏輯還是由高能耗末端治污走向節能環保技術創新,對于提供節能降耗、工藝升級和新能源、新材料研發的技術型團隊將會在日后集聚更多資本和資源,逐漸成為行業新龍頭。

    但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平臺為企業做大體量創造了條件。對這一點,錢文暉表示十分必要,認為環保產業本身就是一個重投入型的領域,需要長期布局,特別是可以通過上市參與直接融資的方式同自身投入產出的需求做銜接,產業配套的速度會加快,屆時公司體量擴大,運營空間和市值空間就有了可預見的想象空間。

    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景津環保。公開資料顯示,其是一家以壓濾機及配套設備制造銷售為主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上市募集資金3.02億元后,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目前已發展成為提供過濾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環保運用商。該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40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歸母凈利潤2.20億元,同比增長78.85%。

    當然,對于估值炒作的題材投機行為,錢文暉亦表示不認同,且在當前整體資本市場估值回歸的大趨勢下,逆勢沖動不可取。他說道,做大市值是要為企業實際經營做準備而服務,而非圈錢盲目擴張。對于環保行業未來的發展,錢文暉認為大有可為,特別是社會發展至今,環保的需求一直在增長,“市場需求足夠大,產業也會從分散向集中過渡,未來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機會應該不會大,存量項目在穩定創新求變的同時,增量資本亦可推動該產業的發展規模不斷增長。”

    上一篇:經濟學家:歐盟復蘇基金暫難達成一致 對債務動態影響不大
    下一篇: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 中國經濟“轉正”成為全球好兆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