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想上新“聯想方案服務,陪伴智能化轉型每一步”方案,通過提供智能化轉型的解決方案和服務以實賦實,全力推進實體企業領跑智能化時代。
同時,聯想連續發布了多家案例企業解讀,從“制造”、“教育”到“零售”、再到“能源”及“東數西算”的國家工程,更加詳細的闡述了包括冠捷、高斯、桐昆、陜重汽等17個典型的智能化樣本。
此次聯想在“企業”端上發力,標志著其已完成3S轉型業務的布局,開始向方案服務領域全面發力,憑借在新IT領域提供全棧、全周期、一體化的服務能力,向外輸出智能化轉型實踐與經驗,已成功助力超過200家大中型企業智能化轉型,并進一步為實體企業創造價值。
【資料圖】
當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換擋期,以AI為基礎的云計算、大數據、5G等智能化創新技術正加速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對中國企業而言,能否從源頭和底層推動降本提效,是其能否解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性難題。
據聯想攜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企業智能化成熟度報告》顯示,制造企業在智能化轉型后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達3倍以上;運營成本則平均降低21.2%,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30.8%、不良率平均降低25.6%。據此可析,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迫切需求。
另據信通院調研數據顯示,有接近80%的大企業決策者認為,企業迫切期望得到全棧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咨詢服務一體化、持續陪伴式的服務,從而助力自身智能化轉型及發展。
過去幾年,聯想通過自身智能化轉型以及行業最佳實踐,最終沉淀出了基于端-邊-云-網-智的新IT技術架構以及全棧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
2017年,聯想率先提出“智能化”概念,開啟以客戶為中心和3S兩大轉型,并依托新IT技術架構,打造了一個中臺化、云原生、內嵌AI的“擎天”智能IT引擎。
目前,聯想圍繞擎天開發了40+擁有自主IP的解決方案,向企業推出了10個解決方案用于數字底座建設,比如xCloud混合云方案、VDI桌面云、慢病管理平臺等,推動包括智能供應鏈、智能營銷、智能銷售、智慧客服等在內的全價值鏈升級。
基于“快、省、智”和業務創新模式的需求,聯想已將擎天升級能力融入了各個經營環節,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逐漸形成了釋放數字生產力的效率引擎。
供應鏈方面,從2017年開始,聯想率先聚焦內部流程優化以及智能化進程,通過AI、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驅動供應鏈轉型,并自主研發供應鏈控制塔,打通了2000余家供應商信息系統。
借此過程,聯想實現訂單交付承諾時間縮短50%、產品故障率下降22%,為整個供應鏈節省成本1.43億美金。這一系列實踐,使得聯想在2022 Gartner全球供應鏈Top25中位列第9、亞太區排名第1。
在客戶端方面,聯想確立了客戶需求為價值導向的轉型戰略,開啟直達客戶模式轉型,實現消費客戶和商用客戶雙向發力。在商用客戶方面,從線索到商機,全過程智能化管理升級,構建起面向大客戶的MarTech和SalesTech平臺、以及面向中小企業客戶的“百應”一站式平臺等。
經過五年多變革,消費客戶直營占比從4%提升到30%,私域會員增長至1.9億,而銷售人均產出更是3倍增長。在大客戶,覆蓋率在已有基礎上提升55%,中小企業客戶則從0直接到600萬+的規模。
今年,聯想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棧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咨詢服務一體化、持續陪伴式的方案服務能力。
具體而言,聯想針對企業的全棧服務能力,已形成了涵蓋1個智能化轉型框架、1個智能化成熟度模型、1個智能化轉型規劃套裝,以及新IT全棧全周期服務的“1+1+1+N”智能化轉型。
其中“智能化轉型框架”簡單來說,就是要讓企業先把握轉型的目的、價值和意義,進而以新IT全棧服務持續強化企業創造三大價值:一是“運營價值”,業務形態由傳統向提升客戶體驗、降本提效、驅動主營業務增長協同轉變;二是“戰略價值”,向構建第二增長引擎、創新業務模式以及建立韌性發展力方向轉變;最后是“行業和社會價值”,即推動行業智能化變革、踐行ESG等社會責任的轉變。
在價值導向的轉型理念下,聯想有機推動智能化成熟度評估指標設計研究,從制定智能化轉型戰略、踐行智能業務運營、投資和升級數字底座、推動組織與文化變革等四個方面,層層分解,融合推進智能化轉型工作。
也正因此,憑借過去幾年的最佳實踐,聯想全棧全周期、一體化的服務能力,在面向包括制造領域“研產供銷服”中已經實現了全鏈智能化。(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