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第127屆廣交會正式開幕。從1957年創辦到今天,廣交會已經走過了63個年頭,經受各種嚴峻考驗從未中斷,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沒有落幕,只是形式有了大不同,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過去廣交會期間,展館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大家面對面,看樣品,談價錢。可今年國外的采購商們不用千里迢迢來廣州了,國內的參展商們也不用在展館里搭展臺了,大家都得學著在廣交會的云端平臺上做買賣。那么面對不一樣的“云上”廣交會,主辦方、買方賣方、以及平臺搭建方都做了什么?感受怎么樣呢?
6月15日,廣交會一開幕,參展商浙江菲格爾衛浴有限公司的首場網絡直播就開始了。負責人張建緊緊盯著直播間,不斷在現場和后臺之間來回奔波。像菲格爾衛浴一樣,參加本屆廣交會的海內外企業有2萬5千多家。展會以“廣交云上,互利天下”為主題,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打造全新線上貿易新平臺,在云端展示中外企業新產品,為中外企業創造新商機。
由于受疫情影響,全球貿易遭遇重創。據世貿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截至4月,除中國大陸以外,全球超過150個展會取消或延期。廣交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難召開的,實屬來之不易。可以說既是中國所需,也是世界所盼。
廣交會是中國搭建的一個面向世界的貿易平臺。它不僅有出口業務,也有進口業務;不僅可以讓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做生意,外國企業之間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上合作。為了鼓勵天下客商參與本屆廣交會,主辦方不向參展商和采購商收取參展費用。對于很多企業而言,這屆廣交會給他們提供了難得的貿易機會。李唐國際是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從2012年起一直參加廣交會,主要業務是把加拿大優質的農產品引進中國。他們認為,本屆廣交會是在疫情下舉行的,更難得可貴,不容錯過。
加拿大李唐國際總經理李源說:“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可以跟各種各樣的商家溝通互動,更重要的是它有流量,能帶來聚能效應。”
菲格爾衛浴也不希望錯過這次廣交會。幾個月前,他們的產品銷售就因為疫情而面臨困境。
為了展示產品,參展商可以使用圖片、文字、視頻、網絡直播等多種形式,其中網絡直播與當下最火的直播帶貨很像。菲格爾衛浴很重視這個手段,所以他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演練,為此投入了不小的資金和人力。
網絡直播和傳統的播放視頻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互動。網絡直播時主播可以隨時回答觀眾的提問,氣氛也更活躍。很快一位來自西班牙的老客戶便對一款新產品產生了興趣,開始詢問詳情。
首場直播秀迎來開門紅,令菲格爾衛浴上下興奮不已。過去他們只注重線下銷售,但這次直播讓他們改變了觀念,也讓他們對接下來的幾十場直播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5天下來,菲格爾衛浴做了9場直播,效果出乎意料,不少客商前來咨詢。
據統計,截至18日參展企業已累計舉辦了8萬余場次的直播活動。廣交會自1957年創辦以來,63年來從未間斷,累計出口成交超過1.4萬億美元,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近年來,每屆廣交會境內外參展企業2.5萬家,到會境外客商近20萬人。本屆廣交會按16大類商品設置了50個展區,在線展出產品180萬件,涵蓋中國制造50個門類。各大企業精心準備,紛紛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
創維集團也很重視本屆廣交會,他們發布了200多種展品。他們不僅使用了圖片、視頻、網絡直播間等形式展示產品,還特別注重使用三維立體展廳。在一個虛擬展廳里,用戶通過滑動鼠標就可以前往任何地點瀏覽,仿佛真的在參觀展廳一樣。如果對某個展品感興趣的話,還可以點擊進入,查看視頻或圖文介紹。如果希望詢問價格或者了解更多信息,還可以立即與廠家進行在線溝通,效率很高。
很多參展商都像創維一樣積極備戰,把營銷模式從線下調整為線上。他們把車間變成了直播間,把業務經理變成了網絡主播,把洽談過去的“面對面”變成了“屏對屏”交流。大家都認為,網上展會打破了時空界限,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不僅企業的銷售模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廣交會本身也在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網上廣交會,不僅能夠展示商品、業務洽談,還可以撮合交易。本屆廣交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幫助買賣雙方精準找到最合適的合作伙伴,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就可以私密交談、下訂單、做生意,大大提高談判和交易的效率。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說:“充分利用互聯網數字化精準定位特點提供供采對接率,參展商發布的產品信息可以通過供需面板大數據智能匹配,將產品智能地推送到需要匹配度高的采購商的群體,這樣可以促進意向性訂單的達成。”
那么,這樣一個不容錯過的網上廣交會是怎么打造出來的呢?要把廣交會搬上云端,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一個全新的結構設計和流程再造。騰訊是本屆廣交會網絡平臺的技術服務商。為了把廣交會搬到網上,上千名技術專家充分運用數字技術,用兩個月時間搭建了平臺,使得參展商可以通過圖文、視頻、3D、VR以及24小時直播間等形式在線展示商品,還可以在線洽談、在線交易。為了確保平臺的安全、穩定以及全球客戶流暢的使用體驗,騰訊還在全球投入了1300多臺加速節點服務器。
為了讓廣大客商盡快熟悉網上展會的功能,在廣交會開幕前,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在全球舉行了22場云推介活動,聚焦重要貿易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幫助采購商適應網上辦展的新變化。來自法國的龐尚是位老采購商,參加廣交會近40年了。過去,他經常來中國采購,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無法直接參會,所以今年他特意參加了云推介會,學習如何從網上廣交會尋找合適的商品和貿易伙伴。這也是很多外國客商的共同做法。今年龐尚準備從中國進口200多種產品。
不少參展企業認為,本次“云上”廣交會有利于維護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開放、穩定,進一步推動了傳統商貿業的數字化轉型,為中外企業合作創造越來越多的商機。
雖然廣交會在網上舉辦打破了時空限制,提高了溝通效率,但是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比如一些企業表示,食品、化妝品、服裝等商品只能觀看,無法真實體驗,只能通過線下各自想辦法彌補。另外,還有很多外國客商不太熟悉網上操作流程,以及無法去考察工廠,這些不足都會對他們下訂單有一定影響。
對于廣交會本身而言,雖然疫情擾亂了展會原有的計劃,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它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促使廣交會加快數字化轉型。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說:“過去線上就是展會的一個輔助手段,等到疫情過后,也許展會是線上線下結合,讓展會不僅僅是幾天的經濟,還是長期在線化的服務,提前開啟了數字化轉型。”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說:“把63年的廣交會整體搬到云端,使廣交會在更深層次上擁抱數字化的全新嘗試,已經成為互聯網+會展標志性的事件,也必將進一步推動廣交會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互聯網+ 時代的競爭新優勢。”
如果說當年廣交會從出口商品交易會變身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是升級到了2.0版本,那么這次“云上”廣交會堪稱是廣交會的3.0版本。它不只是疫情期間的一個應急措施或者權宜之計,而是抓住數字化、智能化的潮流,適應進出口貿易發展新趨勢的一次有益的嘗試。疫情可以把傳統的買賣方式逼停,卻也可以催生出做買賣的新模式,讓我們看到云外貿、云展會不一般的空間和潛力。其實不管是展會的主辦方,還是買賣雙方都需要努力去跟上這個云時代,不管是在疫情期間,還是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