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物管行業上市陣營再添新兵。
(資料圖)
近日,據港交所消息,潤華生活服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叩開港交所大門。
從新三板摘牌到籌備主板上市,這家來自山東的物管企業接連經歷三次遞表后,終于迎來了好消息。
不過,市場也有擔憂。畢竟,幾年前藍海市場之下,資本市場等待上市的物管企業如過江之鯽;但近兩年,地產行業走入調控深水區,風口“退熱”、估值縮水、上市破發,就連萬物云也難逃破發“魔咒”。
在此情形下,資本市場對當前物管企業上市飽含憂慮。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可以提供新的融資渠道,有利于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改善經營效率,也能助力企業進行戰略性投資及收購,以擴大相關業務發展。
三度遞表
潤華生活服務的上市之旅幾經波折。
該公司最早于2016年3月掛牌新三板,許是看到了彼時物管行業的上市熱潮,2019年8月潤華生活服務于新三板摘牌,正式向港交所主板發起沖擊。
籌謀近兩年時間后,2021年6月29日,該公司首次以“潤華物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名字遞表上市,同年12月招股書到期失效。
三個月后,更名為“潤華智慧健康服務有限公司”,重新向港交所發起沖擊。
但更名后的潤華生活服務再次碰壁,并于2022年9月14日第三次遞交招股書。
從港交所聆訊后資料來看,該公司此次將以“潤華生活服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名字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與大多數物管企業不同,成立于1996年的潤華生活服務主要進行醫院及公共物業管理服務。
但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重倉醫院和公共物業,為其另辟了新的發展賽道、提供了大量的業績來源,但這兩項物業整體毛利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盈利水平。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潤華生活服務的在管面積分別為1231.9萬平方米、1302.6萬平方米、1633.0萬平方米、1771.6萬平方米。
其中,醫院和公共物業的在管規模占較大比例。僅今年上半年,潤華生活服務在管38個醫院項目,在管面積約300.9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16.8%;在管公共物業105個,在管面積約852.7萬方,規模占比約50%。
可以說,醫院和公共物業的物管服務是潤華生活服務的“金字招牌”,這項業務也為其帶來了高額的收益。
招股書提到,2019年、2022年、2021年及2022年前六個月,潤華生活服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7億元、4.86億元、6.01億元和3.21億元。
期內,該公司實現醫院及公共物業物管服務收入分別達到2.85億元、2.96億元、4.09億元、2.39億元,分別占總收益的71.79%、60.91%、68.05%、74.45%。
從盈利層面來看,報告期內,醫院物管毛利率僅為10.9%、15.6%、13.3%、16.3%,雖有逐年升高之勢,但與商業物業管理、住宅物業管理對比來看,仍舊處于低位。
相比之下,公共物業管理的毛利率較醫院物管要高一些,同期錄得17.1%、20.2%、17.6%、22.7%,但波動幅度較大。
與此同時,近兩年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疊加物管行業向專業化、差異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物管企業將服務觸角從住宅、商業延伸至公共服務、城市服務。
分蛋糕者越來越多,“小物企”潤華生活服務壓力不小。
上市時機
實際上,2018年以來,在政策利好等大背景下,物管行業因具有輕資產、抗周期性、現金流穩定等特點,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一時之間,物管企業紛紛涌向資本市場。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2021年四年時間,上市物管企業超過了40家,其中,2018年5家、2019年9家、2020年17家、2021年13家。其中不乏IPO上市的華潤萬象生活、以介紹方式上市的碧桂園服務等。
近兩年,地產行業走入調控深水區,房企暴雷聲四起,一方面,伴隨著輸血地產、出售償債等案例的出現,物管行業風口“退燒”、估值縮水;另一方,交易所、證監會加強了物管企業上市審核及問詢次數。
數據顯示,2021年8月至同年年末,成功登陸港交所的物管企業僅2家,2022年開年至今,成功上市的物管企業僅有7家,包含金茂服務、力高健康生活、東原仁知服務、魯商生活服務、蘇新服務、中天服務和萬物云,整體數量較往年大幅減少。
與此同時,包括瑞安新天地、龍湖智創生活等多家物管公司均出現招股書失效的情況。
從估值層面看,行業下行,物管行業估值回歸理性,過往PE較高的商管公司也出現了股價下跌情況。
此前,申港證券發布報告稱,物企資本市場表現急轉直下,物業板塊市盈率(TTM)2021年初達到頂峰67.01倍,后迅速降溫,2021年末物業服務板塊市盈率(TTM)僅為19.81倍,較2020年末(50.76倍)降幅達60.97%。
不僅如此,緊隨著今年9月龍頭物企萬物云上市破發,不少市場人士直呼,當前并非物管企業的上市最佳時機。
因此,趕上末班車的潤華生活服務,能否獲得資本市場青睞,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不過,對潤華生活服務而言,并非依附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分拆而來,醫療物業的管理服務和公共物業的管理服務才是其布局的重要賽道,或許能夠降低估值方面帶來的壁壘。
更重要的是,醫院后勤服務、公共物業服務方面屬于長坡厚雪的賽道,隨著中國健康產業固定投資的增加,未來醫院數量、醫院后勤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奠定了這一細分行業的潛力空間。
即便當前越來越多企業關注到醫療服務、城市服務、公共物業服務方面的機遇,加快布局,但潤華生活或能搶占先機。
除此之外,單純從上市角度而言,無論當前時機如何,潤華生活服務能夠成功上市,意味著企業能夠獲得新的融資渠道,有利于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改善經營效率,也能助力企業進行戰略性投資及收購,以擴大相關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