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經緯10月8日電 題:國慶假期新房銷售規模同比下降超三成
作者 陳文靜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
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2年國慶假期(10月1日-10月7日),20個重點監測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2021年國慶假期下降了37.7%,超過了三成。
整體來看,部分城市在2021年同期低基數下同比表現增長,但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成交降幅仍較大,考慮到網簽數據具有一定滯后性,結合企業反饋及認購情況來看,有部分城市黃金周樓市顯現出部分恢復跡象。
具體以北京為例,國慶假期,北京新房市場保持了一定熱度。一方面作為傳統樓市銷售旺季,房企緊抓營銷周期吸引客戶看房,促進成交。另一方面,假期出京相對不便,不少置業人群選擇假期看房。但北京的新房市場分化相對明顯,優質樓盤售樓處相對熱鬧,看盤者相對較多,而區域供應量較大、同質化較大的新盤項目售樓處則比較冷清。
整體來看,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在逐步回暖,樓市企穩,購房者信心逐步回歸。尤其是9月中下旬以來,大量新盤集中入市,其中不乏熱盤,樓市認購數據相對較好,對市場預期有帶動作用,但由于網簽備案數據有一定延遲,導致北京的成交數據降幅也較大。
9月底,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等部委接連出臺利好政策。據公開報道,廣東、山東等省份的部分城市已跟進落地相關政策,廣東清遠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降至3.7%,陽江可至3.9%,云浮、湛江等城市則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山東濟寧則將房貸利率下限降至3.95%,青島、濟南、淄博等城市的首套公積金貸款利率已經下調至3.1%。
多地不同政策的持續優化,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了市場信心,疊加國慶期間企業加大營銷力度,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但短期來看,前期政策顯效仍需時間,購房者觀望情緒仍在,若政策持續發力,配套政策能跟進和落實,我們預計購房者置業情緒將有望繼續修復,四季度新房市場或逐漸企穩。(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李惠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