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廳始終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底保障作為大事要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把強化困難群眾救助政策落實,作為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和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多方籌措資金,切實履行保障民生的職責使命。
下好“安心棋”,落實基本救助用實勁。持續支持做好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支持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納入低保和特困供養范圍,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確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下好“舒心棋”,加大臨時救助求實效。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按程序給予應急性、過渡性救助;支持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不超過當地3個月城市低保標準的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下好“暖心棋”,啟動臨時補貼出實招。一是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按照不低于當地每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的30%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二是適時啟動價格臨時補貼。自今年9月份至明年3月份,階段性調整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在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7類群體基礎上,將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和低保邊緣人口等2類群體階段性新增納入保障范圍。將現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啟動條件中的CPI單月同比漲幅由3.5%階段性降低為3.0%。通過發放臨時補貼,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將黨和國家的關心溫暖及時送達困難群眾。
下好“定心棋”,加強資金監管發實力。將中央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全面納入直達資金管理,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民利民,涉及到人到戶資金通過惠民補貼“一卡通”發放,有力保障民生政策全面落實,強化救助資金監管,確保困難群眾及時足額領到基本生活補助。
截至9月底,中央和省級財政已下達各市縣困難群眾救助資金74億元,預計2022年全省各級財政支出達100億元,為全省129萬城鄉低保對象、13萬城鄉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底線思維,繼續加大資金投入,規范資金管理,持續解民憂暖民心,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為全方位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