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受半導體產業周期性調整的大環境影響,滬硅產業(688126.SH)主營業務自今年第二季度起開始虧損。逆勢擴產,導致公司上半年存貨跌價損失5394.42萬元。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實現盈利,主要歸功于投資收益和政府補助。
【資料圖】
半年報顯示,今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74億元,同比下降4.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240.35%。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虧損2458.67萬元,同比由盈轉虧?;久抗墒找鏋?.069元/股。
周期下行,主業虧損
分季度來看,今年1-3月,滬硅產業主要經營指標均表現為正向增長,其中營業利潤實現1.25億元,同比增長11415.25%,扣非凈利潤實現0.07億元,同比增長322.91%。到了第二季度,情況急轉直下:不僅營收、凈利雙降,扣非后凈利潤還出現0.32億元的虧損。
對于主營業績的下滑,滬硅產業強調,主要與受大環境影響,半導體產業進入周期性調整階段有關?!?022年下半年以來,伴隨消費類電子等終端市場需求疲軟,下游芯片制造企業以及存儲器廠商在產能利用率開始下滑,同時疊加高庫存水平影響,產業的周期性調整趨勢逐步傳導至上游半導體硅片產業?!?/p>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滬硅產業子公司上海新昇的300mm硅片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子公司新傲科技200mm硅片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小幅增長,子公司Okmetic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17%。綜上,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4.41%。
盡管上半年歸母凈利潤有所增長,但主營業務的發展情況卻急轉直下——300mm高端硅基材料項目正處于開發過程中、芬蘭200mm硅片項目處于建設過程中、新硅聚合的壓電薄膜材料項目處于產品論證過程中,研發及建設項目的持續較大投入,這些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970.84萬元,并導致相關財務指標的相應變化。
扣非凈利單季度表現,來源:Wind
此外,半年報還對減值損失情況進行了披露。公司上半年計提的各項減值損失總額約為5740萬元。其中,針對存貨成本高于估計售價的硅片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5394萬元;需計提的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和其他應收款信用減值損失約346.29萬元。
滬硅產業坦言,2023年上半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主要由于公司擴產導致產品庫存大幅增加。
據SEMI統計,硅片出貨量在2023年二季度環比增長2.0%,其中300mm半導體硅片出貨量開始出現增長勢頭。結合Gartner、Techinsights等機構的中長期預測,公司預計受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產業的快速發展驅動,半導體產業將自2024年恢復快速增長、進入周期性上升通道。
靠投資和補貼彌補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滬硅產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1.32億元,主要由于公司參與的多家產業內上下游公司的股權投資帶來的公允價值收益較大。
據披露,上半年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25億元,其中,來自證券投資和私募基金投資的當期損益分別為5207.40萬元和6486.24萬元。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來源:半年報
報告期內,滬硅產業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了客戶紹興中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集成”)及設備供應商深圳中科飛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飛測”)科創板發行上市的戰略配售,總金額6457.58萬元。截至6月底,公司對中芯集成和中科飛測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分別為-415.44萬元和3838.84萬元。此外,公司還通過對晶升股份的投資,獲得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784萬元。
在私募基金投資方面,滬硅產業上半年在該項目上的投資收益均來自于持有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戰略配售股份。據悉,滬硅產業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并實繳出資人民幣2億元,參與投資青島聚源芯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聚源芯星”),聚源芯星專項投資于認購中芯國際2020年7月16日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該產業投資基金份額的公允價值為1.86億元,當期損益為6486.24萬元。
除此之外,滬硅產業在上半年還獲得政府補助8978.51萬元,其中絕大部分為遞延收益攤銷。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硅產業集團(簡稱“滬硅產業”)成立于2015年,位居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鏈上游,產品類型涵蓋300mm拋光片及外延片、200mm及以下拋光片及外延片、SOI硅片、壓電薄膜襯底材料等。公司先后承擔包括7項國家“02專項”在內的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技術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國內領先。
2020年4月20日,滬硅產業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募資凈額為22.84億元。截至今日收盤,滬硅產業跌2.63%,報20.77元,總市值567.4億元。(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