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口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負責人就《條例》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據介紹,海口市自2005年啟動智慧城市建設以來,在通信網絡和互聯網網絡、城市大腦建設及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政府”建設、12345椰城市民服務智慧聯動平臺,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協同社會治理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記者蘇鐘
信息基礎設施截至目前,海口市建成通信局所936個,建成9945個基站(物理站址),通信光纜123881.3皮長公里,實現行政村光纖寬帶網絡100%覆蓋,自然村光纖覆蓋率達99.26%;實現全市城區、行政村、自然村4G信號100%覆蓋;全市寬帶用戶114.62萬戶,移動互聯網333.09萬戶。建成5G基站超過4100個,實現了主城區室外5G信號的連續覆蓋。
海口市目前已建成數據中心12個,主要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服務,當前全市算力基礎設施能力充足。力爭到2023年將海口基本建設成為智慧海南的示范標桿。
數據共享海口市制定實施數據共享業務標準及流程規范,建成共用共享的數據資源池,完成全市35家單位788個政務信息資源編目,歸集數據總量達9億條,基本解決數據共享縱橫通道暢通問題。
城市智慧治理海口市推進社會管理信息平臺建設,聚焦“人流車流管控、社會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和旅游服務”業務需求,通過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總體平臺、綜治分平臺、公安分平臺、應急消防分平臺的建設,匯聚海口市本地相關數據,為全省數據整合研判、情報分析決策、智能指揮調度提供基礎能力,形成以社管平臺為核心的海口市一體化社會管理體系,提升海口市防控手段,為2025年實現全島封關提供安全保護網。
互聯網+政務服務海口市實現海口市政務平臺對接省電子證照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共享,已為全市提供電子證照69類;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由原來31個審批專窗到現在的19個一窗;開展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告知承諾制”專項改革,已上線300個事項自動審批、221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網辦量從17%提高到47.25%,2020年海口市網上政務服務排名提升7名,是全國排名提升最快的城市。此外,依托城市大腦平臺,海口市還在積極探索智慧醫療、智慧水務、智慧生態、智慧市政等多個領域的數字化治理新模式。
數字化服務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交通出行便捷性。推行“互聯網+便捷交通”,融合公安、交通、港口、教育、120、氣象、市政等政府部門和企業75類大交通數據等多源數據,實現交通指揮管理“一張圖”;推進人工智能+信號燈示范應用,在海甸島試點實現早高峰出島時間縮短8分鐘,晚高峰進島時間縮短10分鐘。
下一步目標
海口市將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支持和社會投資參與,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數字服務、智慧治理、數字基建等重大領域項目建設,推動海口數字化轉型;推動《條例》落實實施,制定工作清單,合力構建數據生產、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的全產業鏈條,實現海口特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積極謀劃、落地、實施一批智慧海口重大項目,打造一批特色亮點示范企業和標桿應用,形成可推廣的成熟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各領域數字化智能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