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薊州區立足生態涵養區定位,以生態環境建設助推經濟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目前,薊州區林木綠化率已達到53.5%,其中北部山區達到81%,于橋水庫水質明顯改善。
據薊州區副區長徐向廣介紹,過去薊州作為本市建材基地,在經濟發展上也走過彎路,粗放的發展方式,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給區域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對此,區里痛下決心,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關停并轉散亂污企業1300余家。同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實施了于橋水庫水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國家生態儲備林基地、礦山創面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工程,完成了覆蓋18.1萬農戶的清潔取暖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2018年至2020年空氣環境質量綜合排名連續3年全市第一,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始終穩居全市第一,先后被評為國家實踐創新基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
薊州區立足生態建設成果,積極探索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提升旅游產業規模和品質,重點發展和扶持精品民宿,目前已建成精品民宿164戶,打造了西井峪、郭家溝等4個精品民宿集群;積極打造“薊州農品”品牌,緊盯北京市場,不斷開拓新銷路,目前已進入朝陽、豐臺等4個區的居民社區市場,并與中國石油等央企形成穩定供貨關系;加快推動各類產業升級,新引進國泰京津人工智能產業園等一批高端產業項目,大型商業業態——萬達廣場開業運營,康養產業不斷發展成熟。為助力“雙碳”,薊州區主動出擊,主動謀劃全域碳中和示范區項目,目前正在對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研究院等國家智庫和專業研究機構,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和政策體系。(記者黃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