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是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農業農村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將采取多種舉措,保障水稻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
保飯碗、保口糧,首先要保大米。我國常年種植水稻面積占全世界水稻面積的20%,產量多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占全世界大米總產量的近40%。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介紹說,今后我國將以水稻生產功能區為重點,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提升農機裝備、農田水利和倉儲物流等設施條件,在東北地區實施黑土地保護行動,進一步增強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同時要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提高水稻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水平,并促進稻米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發展稻作體驗、稻田觀光、稻魚稻蝦綜合種養等新產業新業態。
為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我國將持續推進水稻結構調整,不斷優化水稻生產布局,積極發展優質稻,培育壯大一批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和特色產品品牌,將品牌建設貫穿大米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提升中國大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加大政策傾斜支持力度,健全激勵性利益補償機制等舉措,來保護水稻主產區和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水稻面積穩定在4.5億畝以上、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