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部門查扣的違規電魚船舶和設備。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 供圖
當前,閩江季節性捕撈進入高峰期,受利益驅使,違法電魚行為仍未滅絕。為打擊電魚違法活動行為,維護漁區民眾合法權益,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對違法電魚行為嚴厲打擊、從重處罰,創新執法監管方式,發動民眾參與監督,讓違法電魚行為無所遁形。
(資料圖)
記者21日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獲悉,今年以來,福建省各級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查處電魚違法案件104起,其中移送公安、海警部門處理電魚違法案件12起12人,沒收銷毀電捕魚器具97臺(套),同時加強源頭治理,共拆解“三無”船舶638艘。
漁政無人機拍攝固定漁船違規行為證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 供圖
近期,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聚焦南平轄區電魚活動頻發水域,開展為期30天的專項執法行動。
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執法人員介紹,在沿海,電魚船舶多數隱匿在偏遠岙口,電魚工具難以發現,電魚船小、船速快,抓扣電魚船常常無功而返。而在內陸水域,隨著電魚工具的簡單化,非專業化的農副業排筏從事違法電魚行為屢禁不止,并呈分散多點的形勢不斷拓展,只要有溪河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電魚違規行為。為躲避執法人員,違法電魚作業行為經常發生在夜晚,違法船舶逃逸時進入的水域不適合執法船艇航行,登臨檢查十分困難。
在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同時,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各級執法機構依法從嚴從重查處電魚行為,推進行刑銜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先后與福建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福建海警局建立打擊電炸毒魚違法行為的工作機制。多部門積極聯動、主動作為,發現電魚等涉生態案件線索,提前介入調查,不斷完善“行刑銜接”機制,齊抓共管生態局面正在形成。
閩江福州段東起閩清雄江鎮,中段至南臺島分南北兩支,止于江海交匯的長樂金剛腿處。在這段長約150公里的江段,違法電魚行為屢禁不止,影響惡劣,但因電魚船很狡猾,取證難度大,即便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付出了巨大的執法成本,查獲率依然不高。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部門在閩江流域加強執法巡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 供圖
為全面保護閩江生態,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成立6個行動組,會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特勤執法支隊成立打擊閩江電魚專項行動專班、徹底排查摸底、實施網格化管理;組建300人以上的志愿巡護隊,利用兩江流域人船動態智能監控管理系統等高新監管手段,形成人防與技防并重、專管與群管結合的管理新機制;劃分12個網格重點監管區,形成“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無縫監管新模式。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在環南臺島沿岸布下了25個高清探頭,這些“AI探頭”布設在民眾舉報較多的位置,以及船舶密集處,實時監控江面情況,掌握船只出港、回港的時間、規律,提高了執法的效率和成效。(記者 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