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市衛健委獲悉,“十四五”期間,天津市將繼續深化改革,全面推動衛生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公共衛生服務保障。到2025年,讓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38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持續控制在8.5/10萬和5‰,主要健康指標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十三五”期間,本市居民期望壽命連年超過81歲,從2015年的81.33歲提高到2020年的81.9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持續控制在10/10萬和6‰以下。本市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40元提高到2020年的99元,免費向全市人民提供21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傳染病防治成效持續鞏固,全市甲乙類傳染病及3種重大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均居全國最低行列,肺結核報告發病率連續6年全國最低。甲型肝炎連續16年、急性乙型肝炎連續5年、戊型肝炎連續8年發病率低于1/10萬。麻疹發病較“十三五”初期下降了83.77%,未出現本市籍白喉病例。
慢性病防治成效明顯,深入推進全民健康生活行動,健康公園等健康支持性環境達2334個。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西青區等9個區建成國家級示范區,市級示范區覆蓋率達到100%。實施大腸癌篩查、婦女兩癌篩查、常見惡性腫瘤早診早治、心腦血管疾病篩查、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等慢性病防治項目,完成篩查700余萬人次。慢性病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下降10.37%。
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扎實推進,在全國率先完成第二類疫苗集中采購管理體系建設,率先將水痘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婦女兒童健康促進計劃圓滿收官,5年累計惠及1927萬人次,全市出生缺陷發生率持續控制在12‰以下,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達到90%以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0%以上。精神衛生診療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共有70家機構提供精神障礙診療服務,精神科醫生數達到5.20名/10萬人,較2015年提高50%,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90%以上。
“十四五”期間,本市將進一步加快公共衛生重點建設項目實施,推動市海河醫院甲樓傳染病區等改擴建工程項目,增建甲類烈性傳染病住院樓B座和感染疾病門診樓等,增加200張負壓病床;加快推動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址新建工程項目;積極推動市安定醫院新建亞健康中心工程項目等。(記者黃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