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水稻正處于孕穗期,悶熱潮濕的天氣最易產生稻瘟病。“我們合作社動用植保無人機對水稻田進行統防統治,原來一畝田人工作業需要30分鐘,現在動用植保無人機作業兩分鐘一畝田,成本降低一半。”當陽市河溶鎮民新村,晶穗水稻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嚴志杰說。
目前,當陽市農機總動力達到81.24萬千瓦,13大類28萬臺農業機械在田間地頭奔跑,278個農機服務組織遍布鎮處農家。今年預計全市秋收機械化率達到85%,躋身全國第四批“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作為全省糧食主產區,當陽市目前全市各類機械共安裝北斗裝置460套,其中農用植保無人機190臺,今年無人機植保作業面積較同期增加100%,預計全年作業面積可以達到40萬畝。(記者文凱、通訊員方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