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首次成功掛果后,在海南種植的榴蓮樹今年又獲得收成。
記者9日驅車來到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華盛紅毛丹種植基地。在基地負責人于德勝的引領下查看榴蓮的生長情況。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批掛果榴蓮樹種在道路兩側,榴蓮果普遍長在樹干延伸出來的枝條上。為了避免果實壓斷枝條,大個兒榴蓮果被網兜兜著,系繩連上主干或其他枝干上。“你看這個果目測至少超過十斤,枝條都被壓彎了”,于德勝說今年每棵適齡榴蓮樹都開了花、結了果。“最多有一棵成了20多個果,去年沒結果的樹今年也掛了三五個。”
于德勝介紹,這批共40余棵榴蓮樹被當作景觀樹栽于2015年。當去年榴蓮開花結果后,引起廣泛關注。也是在這一年,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牽手該基地,進行“榴蓮優質品種資源引進及海南區域性種植適應性評價”項目。
“今年我們通過控梢催花和自然來花,出了兩批果,總的產量比去年有所提高,果實的口感、風味都不錯,符合我們的預期。”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所長馮學杰說,過去以為基地的榴蓮品種是金枕、托曼尼等類,目前來看和上述品種有不一樣之處,與泰國的干堯更接近。
榴蓮連續兩年成功掛果,讓馮學杰等專家對“海南可以種出榴蓮”更具信心。“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榴蓮消費國,年銷量在50萬噸以上,市場需求巨大。而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氣候條件與榴蓮主產國泰國、馬來西亞相似。海南榴蓮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因此一些種植戶、農業企業已經等不及榴蓮種植適應性評價項目的結論,開始了榴蓮的批量種植。海南省農業科學院估算,目前海南的保亭、三亞、樂東、陵水等地已種植榴蓮超過1萬畝,預計兩年內將達到3萬畝以上。
“希望種植者保持理性,我們在研究中發現一些問題不得不注意。”馮學杰說,在海南最新的區域種植試驗發現,榴蓮的種植區域選擇和種植模式選擇至關重要。“過去都知道冬季氣溫低不利于果樹開花結果,現在我們發現夏季的干熱氣候對榴蓮果樹的影響可能更大,空氣相對濕度小,果樹會出現燒葉、焦葉的現象”。
“榴蓮,海南可以種,不建議盲目種。”馮學杰說。(記者 王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