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市安澤縣素有“大藥場”美譽,該縣依托中藥材資源,打造、延伸藥茶產業鏈。20日,山西·安澤首屆斗茶文化主題活動舉行。此舉是“山西藥茶”區域公用品牌發布以來,三晉大地釋放特色農業轉型升級新動能的一個縮影。
太岳山下,沁河畔,安澤縣府城鎮飛嶺村,一場斗茶大賽在此舉行,152名選手角逐“金冠茶王”“金冠制茶團隊”榮譽。同日,“安澤優品”區域公共品牌發布。
安澤縣地處山西省臨汾市東部,太岳山東南麓,境內中藥材多達700余種,尤以連翹為最。安澤縣委書記廉海平介紹,全縣野生連翹達150萬畝,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四分之一。“發展好以連翹為主的藥茶產業,是全力推動安澤鄉村振興、農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山西推出“山西藥茶”區域公用品牌。安澤縣挖掘當地豐富的藥食同源資源,聘請制茶專家實地進行全民技術培訓,組織藥茶炒茶斗茶比賽,打造“家家育連翹、人人會炒茶、戶戶做藥茶”的產業發展格局,以產業帶動百姓致富。
參加斗茶大賽的趙月萍,來自該縣良馬鄉勞井村,學習制茶一個多月,她說,“制茶收入遠高于種地,明年要開一個家庭藥茶廠,制作連翹茶和黃芪茶。”該縣府城鎮黨委書記馬輝峰介紹,7斤葉子炒1斤成茶,當地成立公司,1斤成茶的收購價格不低于100元。
為做大做強藥茶產業,當地政府出資200余萬元購買炒茶鍋,免費發放至各鄉村;依托全民技能提升培訓中心,面向民眾免費開展制茶培訓。目前,該縣民眾參與熱情高漲,鄉村采茶、炒茶、制茶漸成常態。
當天下午,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趙同科等10位專家學者出席“安澤藥茶產業研討會”。趙同科表示,藥茶產業發展,要科技先行,在品種選擇、優質資源保護等科研方面下功夫,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當前,山西正在培育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核心技術的“山西藥茶”產業集群,依托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快藥茶科技成果轉化。安澤縣政府縣長趙晨偉表示,下一步,該縣將通過藥茶小鎮建設、規?;_發、擴大培訓規模等措施,延長藥茶產業鏈,延伸品牌效益,用一口小鍋撬動一個產業發展,使之成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新支撐。(高瑞峰)